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口号已经近二十年了,随着国家政策的促进,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合理的多元化产权结构的理念已经普遍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所接受。作为多元化中的重要一元,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外资持股现象已经存在了近十年时间。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2年11月出台的管理暂行办法以及2009年9月颁布的征求意见稿,标志着QFII制度在我国的引入和发展,也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进程中一个新篇章的开始。随着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外资的出现显然改变了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也已经和将会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全面和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响。在产权多元化理念不断深入,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以及国家不断放宽金融政策的新形势下,采用最新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依据外资股东的性质不同,将其分为QFII等外资金融股东和外资法人股东,研究了QFII持股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且以外资持股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与分析。以我国前十大股东中包含外资股东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将公司治理结构的几个方面具体化为10个自变量对公司经营绩效指标的进行多元线性回归。以实证的方式研究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试图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找出一条提高公司经营绩效的有效途径。采用异方差调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我国91家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至2010年连续3年的273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了主要结论如下:外资持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外资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负相关;外资持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高管薪酬、QFII持股与公司绩效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正U形相关。本文最后,结合以上结论从提高公司绩效的角度,提出了公司治理结构方面改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