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问题,受全球的关注程度愈来愈高。近年来,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暴露了政府部门食品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作为进出口商品质量的把关部门,担负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任。改革检验检疫部门的食品监管机制,对保证出口食品的质量,维护我国的形象和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食品监管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外部效应”、“技术壁垒”等外部客观环境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入手,分析指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现象是政府介入监管的基本理论依据,政府失灵导致了政府必须改进职能来强化食品监管。其次,本文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及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归纳总结出国外食品监管的可借鉴之处。最后,通过实证分析,对东莞地区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监管现状进行阐述,指出现行东莞市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对象复杂,监管部门之间缺少协调,监管资源缺乏,监管内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成因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东莞市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应当成立跨部门的协调机构,统筹协调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监管,重点落实建立政府中心实验室,组建专家队伍,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东莞食品应急处理和预警机制等制度;倡导出口食品企业组建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平台加强企业与监管部门的沟通,消除信息不对称,提升食品企业的应对风险能力;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责任意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机制,实现从过去重结果检验向抓源头全过程控制转变,切实提高检验检疫执法把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