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对云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企业行为影响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267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不再单纯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面对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的恶化。在严峻的环境挑战面前,人类亟需在众多的思想中摸索社会发展模式的新思路,这促使了生态文明的产生。云南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为一体的欠发达省份,全国有500多个国家级贫困县,云南就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占全国的12.3%。选题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代表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云南民族贫困地区而言,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影响下脱贫,这直接关系到各民族的团结和睦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企业作为市场活动的基本单元,身兼多重角色,而企业对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理解和对政策的响应,这些行为直接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生态文明建设走向深化的必然要求一定是推动企业行为的转变本文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根据以往相关文献研究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企业行为影响的模型,认为企业行为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外部因素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带来的政策规制和生态文明意识建设带来的市场压力,内部因素为组织规模与管理者态度。并选取8个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向这些县的企业发放调查问卷。最终经过数据处理,得到了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如何正确对企业行为进行影响的研究结论:(1)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规制对企业技术进步和节能环保行为具有直接和显著的正向影响;(2)市场压力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生产决策行为具有直接的正向促进作用;(3)规模和管理者态度对企业战略选择有一定的正向促进作用。根据结论提出以下建议:(1)在生态文明建设政策规制方面,注重发挥生态文明的市场化政策的作用,促进企业采取积极的环境管理战略和环境管理行为,这有利于节能减排,同时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制定和实施应注意行业领先企业的特点,需要这些公司在行业中发挥示范作用,并且对节能减排和其他相关企业促进推广的相关行为进行鼓励;(3)由于存在企业和行业规模差异,要对不同的企业和行业实施相对灵活的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政策。
其他文献
20世纪50年代以来,青海湖流域草地退化、青海湖面积减小、土地沙漠化面积增加以及生物丰度减少等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当地政府和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对生态环境变化趋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是一类具有“三致”毒性的难降解的有机芳香污染物。DBP作为塑化剂常被用于各种工农业生产活动中。目前已经有证据表明,DBP能够对人体,动物,植物,微生
库水在向坝基渗透过程中,与坝基岩石、帷幕、混凝土间产生作用,形成新的水质特征。通过对古田溪一级大坝廊道内渗水(宽缝水、坝体渗水、集水沟排水)以及坝前库水的取样化验,结
现如今,伴随社会多元化的步伐,无论从美学主体性出发,还是人们对客观永恒美的追求而论,艺术正走向大众生活世界。虽然传统油画经历了五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但其发展之路是曲折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今艺术境遇下,传统油画创作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又要满足其思想、价值及审美的诉求,虽说这样可以为油画创作带来一定的创作灵感,但也相应地增加其创作难度,进而凸显其局限性。直到丙烯画材料的出现才为油画的创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甲烷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稻田是最重要的农业甲烷排放源之一。稻米是世界三分之二人口的主粮,随着对稻米的需求不断增加,其栽种面积也将不断扩大,必然会引起稻田甲烷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