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鳖子总皂苷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00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及生命的重大疾病。肝纤维化是各型病毒性肝炎和大多数慢性肝病所共有的病理特征,是进一步向肝硬化甚至肝癌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在当前尚无有效方法根治原发疾病的情况下,阻止或减轻纤维化进程便成为十分重要的治疗目标。   中药木鳖子具有消肿散结、清肝胆热、通络止痛等功效。有关木鳖子药理学研究的文献报道较少,尤其是有关木鳖子主要活性成分的制备及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迄今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已有的木鳖子临床应用已肯定中药木鳖子合剂具有清热抗癌保肝等功效,蒙族民间用木鳖子治疗慢性肝炎、肝胆热症、肝癌等病症,取得较好疗效。木鳖子的这些临床应用为本课题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木鳖子中主要化学成分-木鳖子总皂苷是治疗慢性肝病的主要有效部位,因此,本项目从木鳖子中提取木鳖子总皂苷(五环三萜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并通过药效学实验验证其抗肝纤维化生物活性。本研究对推动木鳖子的更深层次的利用、中医药现代化和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概括如下:   (1)木鳖子总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木鳖子仁细粉经石油醚脱脂处理后,采用水为提取溶剂,以加水量、煎煮次数以及煎煮时间作为考察因素,并以提取液中木鳖子总皂苷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每次提取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量,煎煮3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h。按优化工艺条件提取,木鳖子总皂苷的提取率可达80%以上。提取液中木鳖子总皂苷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分离,再经丙酮沉淀法分离总皂苷和水饱和正丁醇萃取纯化,获得的木鳖子总皂苷精制品纯度可达72.5%,达到了中国药典规定的有效部位药用标准(总皂苷含量>50%)的要求。   (2)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灌胃给予木鳖子总皂苷的LD50达1.490g/kg,而小鼠尾静脉注射木鳖子皂苷的LD50为50.73mg/kg,说明木鳖子总皂苷有一定的毒性,且木鳖子皂苷尾静脉注射的毒性较口服用药大,故木鳖子皂苷不宜注射给药。以0.778g/kg的剂量给小鼠灌胃给药一次,连续观察三周,小鼠无死亡病例,且小鼠的行为活动、精神状态、食欲、大便、小便、呼吸、鼻、眼、口腔等均未见异常反应,说明木鳖子总皂苷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口服给药是安全的。   (3)抗肝纤维化的生物活性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木鳖子总皂苷3个剂量(27.5,55,110 mg·kg-1×8wk)不仅可降低CCl4升高的ALT与AST水平和CCl4升高的大鼠肝、脾指数,以及肝组织MDA水平;还可升高CCl4降低的大鼠胸腺指数和肝组织T-SOD水平,而且可显著降低CCl4升高的血清HA含量。病理组织学发现,木鳖子总皂苷明显减轻CCl4所致的肝细胞坏死、肝组织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程度。表明木鳖子总皂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其他文献
本文以Zn(NO3)2·6H2O和氨水-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液相沉淀法制备出ZnO纳米棒。利用纳米ZnO表面羟基的高反应活性,采用硅烷偶联剂法改性纳米ZnO。通过FT-IR、TG分析表明,纳米
准一维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是近年来纳米科技领域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吸引了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领域的众多科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采用脉冲电沉积技术,结合多孔氧化铝
陶渊明有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二首》之一)不可否认,阅读与鉴赏古典文学作品与读者的社会地位、牛活经历、学识素养密切相关,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但是,因个体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榨菜原料作物茎瘤芥Brassica juncea var. tumida Tsen受到根肿病的严重危害,造成巨大
含有C-N键的化合物在在农林医药等各种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此类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构建C-N键的反应也是有机反应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的C-N
论文通过碳模板法制备了α-Fe2O3中空微球,沉淀法制备了单斜晶型MoO3·(H2O)0.5纳米棒和正交晶型MoO3纳米棒,自牺牲模板法制备了立方晶型Mn2O3纳米线等纳米过渡金属氧化物。
锂/二氧化锰电池是一种较高比能量的化学电源,是目前市场应用较为广泛的原电池品种之一。本文采用分步式混合方法将二氧化锰和氟化碳材料复合,制备用于锂/二氧化锰电池的复合正
φC31的位点专一性重组系统能够有效地介导噬菌体attB位点和宿主attP位点之间的整合,本研究利用该系统构建转基因家蚕细胞和转基因家蚕。研究构建了pSK-attB/Pie1-EGFP/Zeo-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