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5-HT<,6>受体基因C267T多态性,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反应的关系,试图深化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为新药开发、个体化用药及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有益的证据。
方法:
以自制的调查表调查11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单一使用利培酮治疗8周,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利培酮的疗效,并根据量表的减分率将患者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组(≥50%为有效,<50%为无效),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5-HT<,6>受体基因C267T多态性及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将所得资料进行X<2>检验和t检验。
结果:
1.5-H<,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C/C基因型与T/C基因型、T/T基因型的频率在利培酮总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T/T和T/C基因型及T、C等位基因频率在总疗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利培酮治疗阳性症状方面,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3.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任意两种基因型频率比较在利-培酮治疗阴性症状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T、C等位基因频率在治疗阴性症状疗效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4.5-HT<,6>受体基因C267T多态性及D<,2>受体基因Taq IA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利培酮总疗效、改善阳性症状和改善阴性症状疗效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5.在利培酮总疗效、阳性及阴性症状改善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年数、基线PANSS总分、利培酮剂量-以及家族史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1.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可能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有关,C/C基因型是总体疗效好和阴性症状疗效好的-预测因子。
2.5-HT<,6>受体基因C267T多态性和D<,2>受体基因Taq IA多态性可能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无关。
3.性别、发病年龄、病程、受教育水平、症状严重程度、利培酮剂量以及家族史可能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