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晋礼学在中国礼学发展史上占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东晋时期礼学研究的成果并不太多。本文围绕复兴这一时代特色,探讨东晋时期礼学复兴的表现、原因及影响。以求进一步丰富发展儒学研究,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礼学研究,进而解决关于东晋礼学研究中的一些学术问题。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东晋礼学复兴的表现。东晋礼学的复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礼学的思想传承与义疏研究,加强了对《周礼》、《仪礼》和《礼记》这三部礼学经典的传播与理论研究;其次,东晋时期的修礼活动,推动了“五礼”制度的发展;再次,东晋时期的议礼活动,直接指导着这一时期的礼学实践。第二章主要介绍东晋礼学复兴的原因。东晋礼学能够在东汉末期以后儒学衰微的逆境中迎来复兴,既是社会政治环境的要求,也是多元思想交融的结果。一方面,东晋帝王大力提倡礼学,东晋门阀同样非常重视礼学的学习;另一方面,礼学在与玄、佛、道等思想的交流过程中,吸收了它们不少有益的成分,丰富和改造自身的同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章主要介绍东晋礼学复兴的特点及影响。一方面,东晋时期的礼学发展带有过渡时期的特点,主要包括深受门阀政治的影响、礼玄双修学风的出现、礼学发展的多样性、探索与奠基并存等;另一方面,东晋礼学的复兴,不仅在当时的社会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世尤其是南北朝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