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来说,企业上市就意味着民营化,然而这个观点在中国却不适用。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之初,国有企业上市之后,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以及为了市场秩序的稳定,致使国家、政府、集体依旧掌握着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最能体现这种控制权的莫过于非流通股的设置。这种制度上的设置使得国有企业在上市之后依然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公众公司,因此,对于我国上市公司来说,上市即民营的说法也就不再适用,这种现象使得上市公司非民营成为一种中国特色。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上市公司为了适应民营化的改革,国有、政府、集体等控制权的退出表现的势在必行,这种趋势又通过非流通股的解禁得以实现,这种国有股权的大规模推出,私有股权的大规模进入的趋势与进程被称为民营化。在民营化的过程中,一些企业逐渐显示出了家族化的特征,这种特征通过所有权和控制权被表现出来,具体的表现为家族对上市公司持股以及家族人员参与企业管理。对于家族化治理,学者们有不同的观点:有的表示家族治理能够提高企业绩效,帮助企业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家族治理不利于改善企业绩效,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倒退。本研究则是通过上市公司民营化这个视角,通过分析上市公司民营化后的家族化水平与企业绩效表现,来发现家族化到底对企业绩效是什么样的影响。本文通过国泰君安数据库统计了2009-2011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民营化的全部样本,基于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剔除了在上市之初就是民营企业的样本,保留了在上市之初为国有企业,后来经过改造而成为民营化的企业的样本,最终保留了715个研究样本。而后对这715个样本再次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观察其自上市之初到相关数据年份的实际控制人是否有发生实质性改变,若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则该样本企业经营持续性较好,若实际控制人发生了实质性改变则该样本企业经营持续性较差。并通过家族在企业里的所有权与管理权计算该企业的家族化水平,进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家族化经营对企业经营持续性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只是证明了家族化水平的确对企业的持续经营有影响作用,但是到底这种作用是什么方向上的作用,影响程度是多少?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在Logistic回归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考察以现金流权,控制权,管理权为主的家族指标来判断上市公司民营化后的家族化特征;并且以这些企业为样本,通过设定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以家族化特征为自变量进行SPSS回归分析,以此考察上市公司民营化后的家族化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通过两种回归分析发现,家族化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企业的经营持续性,另一方面对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等相关绩效指标呈正相关关系。从这两个结论上可以看出,一方面家族有意愿经营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家族会有效地利用公司资源与家族资源提高企业绩效,家族有其相应的号召力,凝聚力,以及相应的社会资本,这些因素是公司本身所不具备的,正是因为家族在公司里的存在,家族才以媒介的作用将公司与家族两个个体,两种优势整合起来,从而为企业的持续经营,绩效改善提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