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盾构术在正畸拔牙矫治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广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因牙列拥挤不齐、前突等问题需要通过减数治疗达到解除拥挤、排齐牙列、改善侧貌等目的。从牙齿拔除到排齐、整平、关闭间隙阶段,往往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拔牙后,牙槽骨出现不可逆性的吸收,牙槽骨的高度及宽度都不同程度的萎缩。研究表明[1-3],牙槽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拔牙后的第一年,尤其在拔牙后的3个月内吸收速度最快,之后牙槽骨将进行骨改建和骨重建。在临床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由于牙槽骨高度及宽度的降低导致间隙关闭困难,或(和)在关闭间隙的过程中出现如牙根吸收、骨开窗、骨开裂等问题。近几年提出的位点保存技术--牙槽盾构术(thesocket-shieldtechnique,SST)在短期内对组织的保存是有意义的,在种植领域的成功应用提示我们,是否可将牙槽盾构术应用到正畸减数治疗后的位点保存呢?
  研究目的
  本研究将牙槽盾构术运用到正畸拔牙矫治中,评估牙槽盾构术在正畸拔牙治疗中的初步应用价值,以期望保存拔牙区牙槽嵴的厚度和高度,利于牙齿移动,缩短矫治进程,使牙槽盾构术在正畸减数治疗中成为可选择的位点保存方法。
  方法
  选取2016年至2018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进行正畸治疗需要拔除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成人患者(非孕妇)20例(8男,12女,年龄18~33,平均年龄23.8岁),取得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采用自身同颌对照,依照牙槽盾构术保留颊侧牙根片段的方法拔除其余牙体。观察患者分牙拔牙后反应、牙根片段的临床情况、颊侧牙槽骨外部轮廓的变化,测量保留牙根片段及拔除后的牙槽嵴的颊腭侧厚度和颊侧牙槽嵴高度的变化及剩余拔牙间隙的大小。
  结果
  1.牙槽盾构术存在术中并发症和拔牙后反应,6/20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拔牙后反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从拔牙牙数看,6/40的拔牙区出现并发症和拔牙后反应。2.除两个患者口腔卫生差,牙片周围出现牙龈红肿、探诊出血的情况外,其他患者口腔卫生良好,牙根片段无松动,牙龈健康,探诊无出血。保留牙片3个月(T1期)、拔除牙片时(T2期)和拔除牙片3个月(T3期)实验组出现牙槽骨外部轮廓凹陷分别为5例、4例、9例;对照组出现牙槽骨外部轮廓凹陷分别为14例、16例和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颊侧牙槽骨外部轮廓的凹陷的定性分析,p值>0.05,无统计学差异。3.T1、T2和T3期实验组牙槽嵴的颊腭侧厚度变化分别为-1.011±0.704mm、-0.983±0.618mm和-0.622±0.770mm;对照组牙槽嵴的颊腭侧厚度变化分别为-2.104±0.853mm、-2.006±0.800mm和-1.568±0.505mm;这三个时间点实验组牙槽嵴的颊腭侧厚度的变化均小于对照组,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T1期和T2期实验组颊侧牙槽嵴高度的减小量分别为0.235±0.206mm和0.165±0.135mm。5.T2和T3期实验组牙齿移动距离分别为1.825±1.136mm和1.975±0.890mm;对照组牙齿移动距离分别为1.980±1.060mm和1.695±0.800mm;这两个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牙齿移动距离差异不明显,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本临床实验将牙槽盾构术应用于正畸拔牙后的位点保存,实验结果表明牙槽盾构术有利于牙槽嵴的颊腭侧厚度和颊侧牙槽嵴高度的保存,但不能加快牙齿移动,也不会阻挡拔牙间隙的关闭。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就日常生活的各种话题与他人交换信息并陈述自己意见,创新思维应进入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教学的语言材料和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应充分反映中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例如Myself, My family, My school,My favorite movie star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那么如何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变得“能说会道”呢?本文试从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创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3-02  语文课怎样才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怎样才能使学生学有所获,怎样才能最大的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实效性?带着这些思考和困惑,我一直在自己的每一节语文课中进行摸索、实践和探究!在一次次的摸索与探究的实践中,我终究品尝到了一丝丝收获的甘甜,下面我结合自己教授《
期刊
【摘要】在职中学校的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英语感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笔者会首先介绍兴趣的重要性与作用,然后分析影响职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最后罗列出培养职中生学习英语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 因素 职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7-01  1.兴趣的定义与分类  简言之,兴趣指个人对特定事物及活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094-02  高中政治教学一直以来给人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一般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得以抑制,学生学习主体地位难以实现。宝安区一年轻老师2016年5月给宝安区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感受文化的影响》,受益颇多,愿与大家分享。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显得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来谈一下个人的经验,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 预设与生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08-02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学生,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18-01  【情景描述】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在第一次施教北师大三年级下《练习一》之后,学生低下的学习积极性深深刺激了我,我不禁对此问题进行了思考,很幸运,我有了一些灵感,并在第二次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9-0121-02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如何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期刊
研究背景
  牙列缺失对面型、咀嚼功能、心理健康等各方面有着很大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全口义齿修复缺失牙列。传统的全口总义齿修复由于存在牙槽骨的吸收,往往导致总义齿固位差、稳定不足、佩戴不适等问题,故而该类患者的满意度不高。
  而随着口腔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和普及,牙列缺失患者逐渐开始选择全颌种植义齿修复。全颌种植义齿可大致分为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和全颌固定式种植义齿两大类。全颌覆盖式种植义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总义齿固位和稳定差的问题,但仍需摘戴,反复摘戴次数多了,还可引起附着结构变形等问题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无牙颌患者的数量日益增多。患者缺牙时间较久会导致牙槽骨的吸收,无牙颌患者上下颌骨变的越来越低平,尤其在下颌更加明显,许多无牙颌患者会面临传统全口义齿固位较差,咀嚼效率低等问题的困扰,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近年来,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牙列缺失患者修复方提供更多的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发展至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将其视为缺牙修复的第一选择。因其良好的固位效果、舒适性和美观性能,尤其是全口种植固定义齿修复,不存在种植覆盖义齿附着体零件易磨损的
目的: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唇腭裂可导致不同程度的颅颌面畸形造成形态畸形及功能障碍,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年来患病总数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目的在于:(1)了解唇腭裂儿童与上呼吸道尺寸大小之间有无相关联系:(2)研究唇腭裂患者上呼吸道与唇腭裂种类、性别、年龄之间的关系;(3)为临床改善手术方法及术后上呼吸道疾病提供客观数据依据。
  方法:连续收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年9月-2018年8月年唇腭裂病人,年纪为6-18岁,根据性别及病种分为A(单侧唇腭裂女性儿童)、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