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焦虑模型大鼠肾上腺利钠肽及其受体、血浆利钠肽和皮质酮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焦虑障碍的肾上腺利钠肽的调节机理。方法:选取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根据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3组。采用7种刺激方式造模,建立不可预知的慢性情绪应激焦虑动物模型,造模共15天。针刺组给予单侧“内关”、“神门”穴治疗,隔日一次,左右交替,共治疗8天即8次。以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 test, EPM)及旷场实验(open-field test, OFT)测试大鼠焦虑样行为,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ANP)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皮质酮(Corticosterone, CORT)的含量,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上腺ANP及其受体(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 receptor,NPR-A)的表达。结果:1、行为学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数据显示:与空白组对比,模型组的OE%值显著下降(P<0.01),OT%有下降趋势,说明动物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OE%值有升高趋势,且接近空白组。结果说明针刺对焦虑情绪有一定的改善作用。2、血浆相关指标结果(1)血浆ANP结果:与空白组相比较,模型组血浆ANP值明显升高(P<0.05),针刺组较模型组有下降趋势,说明慢性情绪应激使焦虑模型大鼠血浆ANP分泌亢进,而针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下调焦虑动物血浆ANP的水平。(2)血浆CORT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ORT值显著升高(P<0.01),针刺组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说明针刺能够下调焦虑动物升高的CORT值,调节HPA轴的活性。3、肾上腺ANP相关指标结果(1)肾上腺ANP水平:在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网状带,模型组较空白组ANP光密度值有下降趋势;在肾上腺皮质3个区域(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及髓质,针刺组较模型组有明显上升(P<0.01)。结果表明,针刺能明显促进焦虑模型大鼠肾上腺皮质与髓质ANP的表达。(2)肾上腺NPR-A水平:各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对慢性应激焦虑模型大鼠表现了一定改善焦虑情绪的作用。针刺可能通过下调血浆ANP和上调肾上腺ANP的表达,抑制肾上腺CORT的释放,降低血浆CORT的含量,从而调节了HPA轴的活性,而发挥其改善焦虑情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