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胸腺细胞的自然凋亡和褪黑素对其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索褪黑素影响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进一步揭示褪黑素与胸腺发育及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体外培养大鼠胸腺细胞的自然凋亡和褪黑素对其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索褪黑素影响胸腺细胞凋亡的机制,进一步揭示褪黑素与胸腺发育及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认识。方法①体外培养大鼠胸腺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trl)和褪黑素干预组M1、M2、M3、M4、M5(药物浓度分别为10-3、10-4、10-6、10-8、10-10mol/L)。②在培养的第4、8小时以Annexin-V/PI双标法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下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变化。③用RT-PCR法及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观察分析培养的第4、8小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下胸腺细胞Bax、Bcl-xL、Bim mRNA量的变化。④运用western blot法观察培养的第4、8小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干预下胸腺细胞Bax、Bcl-xL和Bim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培养4小时,FITC+/ PI-的大鼠胸腺细胞高于8小时,相同培养时间的M1、M2、M3组FITC+/ PI-细胞明显下降。②半定量P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ax和Bim的表达随时间延长而增高,mRNA与蛋白水平一致,但对照组与褪黑素干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相同培养时间的M1、M2、M3组与对照组相比,Bcl-xL mRNA与蛋白水平均出现升高,但同一处理组的4小时与8小时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胸腺细胞随着时间延长而凋亡增加,褪黑素能降低胸腺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并呈剂量依赖性。Bax和Bim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高,褪黑素干预对其无明显影响;褪黑素干预后Bcl-xL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高,但不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变化。因此,褪黑素可通过影响线粒体途径从而调控大鼠胸腺细胞的凋亡。
其他文献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a tuberculosi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耐药结核病的传播和耐药结核病在艾滋病(AIDS)病人中多次爆发流行导致结核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出现回升局面,而现有的抗结核药物不能有效地治愈结核病,导致结核病患者的死亡率显著增加。因此,迫切需要研发有效的抗结核新药。结合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在其生存和增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核心结构由肽聚糖、阿拉伯半乳聚糖、分枝菌酸
[目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小细胞神经元调控自主神经活动,在心血管功能、神经内分泌活动及能量代谢调节方面起重要作用。在体实验研究表明,尼古丁可活化PVN神经元烟碱样受体,
为了观察不同缺血时间,不同再灌流时间大鼠大脑皮质不同区域神经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本实验选取42只SD大鼠,随机分为7个组,各组分别为:对照组(C)、缺血15min再灌流
在细菌中,锌吸收调控蛋白Zur(zinc uptake regulator)(由zur基因编码)的主要功能是当细胞内锌离子浓度过高时抑制锌吸收系统的表达。但是,本实验室的研究表明,在十字花科黑腐病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构建大肠癌患者与正常人脱落细胞差异表达基因的消减cDNA文库。 方法:选择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及正常人新鲜便样各15例,收集大肠的脱落细胞;分
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HDL)的基本功能是作为反向运载工具,将胆固醇从肝外组织运送回肝脏进行代谢,在清除胆固醇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许多研究证实H
本论文研究是在臧晓南博士构建的转牙鲆生长激素基因集胞藻基础上进行的。转牙鲆生长激素集胞藻通过鱼类生长因子在饵料生物体内表达,能够明显促进鱼类的生长,可以被用来开发
采用单因子试验和表面响应的方法相结合,对产植酸酶培养基组分及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如下:燕麦1.0%(w/v),葡萄糖2.0%(w/v),硫酸铵2.3%(w/v)氯化钠2.0%(w/v),初始pH6.3,培养温度28℃,培养7
为了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存活时间内大鼠大脑皮质不同区域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本实验选取42只SD大鼠,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15min再灌注6h、12h、24h组,缺血2h再灌注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