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广泛分布于三峡库区水体的早春产卵的暖水性鱼类南方鲇仔鱼为实验对象,在22.0±0.5℃的水温下,首次投喂前(出膜后4 d)于各组中随机取样测定仔鱼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体重、身体含能量等各项指标作为实验初始状态;然后在出膜后4、5、6、7d分别对各实验组仔鱼进行首次投喂,依次作为对照组、延迟1 d处理组、延迟2 d处理组和延迟3 d处理组,另设一个完全饥饿组;出膜后7 d在四个投喂组和一个完全饥饿组中取样测量临界游泳速度、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体重及身体含能量并计算肥满度,以考察不同延迟首次投喂对南方鲇仔鱼发育过程形态学指标、身体含能量以及游泳能力的即时影响;四个投喂组(对照组、延迟1 d处理组、延迟2 d处理组和延迟3 d处理组)继续喂养两周,出膜后21 d取样测量临界游泳速度、体长、体重及身体含能量,以考察即时影响在继续喂养14 d后的变化情况。研究所取得的主要结果:1.延迟3 d投喂处理组出膜后7 d的体长、头长、肛后长、头宽分别由对照组的17.03±0.15mm、3.20±0.05mm、9.63±0.12mm、3.06±0.05mm减小到12.00±0.11mm、2.28±0.03mm、6.76±0.10mm、2.60±0.05mm,处理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各处理组间随着饥饿时间的增长上述指标均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2.两周的饱足喂养后,各处理组南方鲇仔鱼的体重和身体含能量仍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然而平均值间的差异趋小,表明延迟投喂所造成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延迟1 d处理组的体长与对照组的已无显著差异。3.各处理组体长、体重和含能量特定生长率在出膜后7 d随首次投喂时间的延迟而减小,而经过两周的饱足喂养,体长、体重和含能量特定生长率却随首次投喂时间的延迟而增大。分析两个实验全过程的数据,结果显示各处理组南方鲇仔鱼的体重特定生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延迟1 d处理组和延迟2d处理组的含能量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各处理组的体长特定生长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4.出膜后7 d,延迟2 d投喂组南方鲇仔鱼相对临界游泳速度最高,其余组则较低,而绝对临界游泳速度除延迟3 d处理组以外其余各组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两周的饱足喂养后相对临界游泳速度与绝对临界游泳速度呈现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