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探讨健脾益气推拿法治疗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临床证候疗效的观察,为帮助患儿改善肺脾气虚的证候、控制哮喘的复发及为中医特色外治法的发挥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纳入的6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按照《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08年版)治疗方案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治疗组使用健脾益气法推拿法联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两组均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在哮喘发作时均使用常规平喘、抗炎及中医规范治疗,治疗组暂停推拿治疗,待感染好转后再恢复推拿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后随访1月。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肺脾气虚主要证候的积分及哮喘的控制情况。计量资料用(x)±s(均数±标准差)表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自身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治疗前主要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临床观察结果提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组自身治疗前后比较,气短、精神、面色,饮食,出汗积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体积分治疗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治疗3月、随访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气短、精神积分改善于治疗1月、治疗2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随访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食欲、汗出积分改善于治疗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月、治疗3月、随访1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面色积分比较,治疗1月、治疗2月、治疗3月、随访1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改善肺脾气虚证候的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明显,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情况,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提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健脾益气推拿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肺脾气虚的临床证候。健脾益气推拿法对患儿肺脾气虚证候的改善是一个正性的、有序的、和缓的过程,往往需要一定的积累方能显效。该方法具有简便廉验、易操作,无副作用,易于接受等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