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词研究

来源 :济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56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克庄是南宋后期的著名词人,据《全宋词》与《全宋词补辑》统计,其词作现存269篇.自南宋末至今,论者对其词虽有关注,但对其词作、词学观念及词的历史接受作出系统研究者则甚少.本文试图对以上诸方面作一较为全面的评述.文章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讨论刘克庄词的主要题材类型,并将之分为四类.其咏物词和节序词两类作品,多借外物或节序风俗以表达主体复杂的内心情感,或寄托对北宋旧都的思念,或感慨身世遭遇,或寄寓人格追求.第三类是寿词,刘克庄的寿人词除祝寿之外,又有个人真实性情的流露,表达了对朋友和家人的殷切关心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此外,即便是在赞颂当中,也时时能见出其爱国热情及对民生的关切.其自寿词更是全面反映了他晚年心态的变化历程,具有知人论世的价值.这些词作在寿词的发展史上当占有一定的地位.第四类是恋情词,这些作品多效仿"花间"词风,体现出刘克庄其人其词的个性与特征的另一面.第五类是隐逸词,这些词表现了词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部分探讨刘克庄词的"词心".首先是其忧患意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忧国之心.面对危急的国家形势,词人发出抗击外敌的强烈呼声;二是对于黎民百姓的关切.这些词具有深厚的思想内蕴,进一步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其次是人生失意之叹,词人屡被黜落,仕途偃蹇,心态自然难以平静,表现在词中就是屡屡感叹怀才不遇.其三是放旷疏狂之态,面对不公正的待遇,词人或徜徉于山水田园之间,或笑傲于朋辈聚会之际,放荡不羁,体现了对人格本色的追求. 第三部分分析其词的艺术特征.首先,他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同时又明显地喜欢从本朝人和《世说新语》中取材,这在两宋词人中是很少见的.其次是以气为词,词人的个性在词中得到了多方位的表现,与之相适应,在形式上借鉴了散文的某些表达手段.第三是其风格特征.他的词作风格多样,但以豪宕疏放为主导特色,同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温婉清俊之作. 第四部分阐述其词学观念.他在词体观、创作观、词人论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在词体观上,他在推尊词体的同时,又反对郑卫之声,追求高雅.在创作观上,他首先强调协律可歌,维护词体的特质;其次又主张词风多元并存,体现出起兼收并蓄的风格观;同时也提出了明确的寄托论;在词的具体作法如用典、隐括词等方面,他也提出了有价值的观点.在对具体的词人评价上,他对常为士大夫轻视的柳永、秦观等人似乎特有好感,对于辛弃疾、陆游等人也颇为倾心. 第五部分讨论刘克庄词的历史接受.从南宋末期至今,人们对于刘克庄词的评价并非一成不变.从南宋末至晚清,人们多注重其效法稼轩的一面,而对其独出机杼之处不免有所忽略.自"五四"以来,论者除了强调其与稼轩一脉相承的方面外,还对其自成一家的特色有一定程度的探讨,但仍乏深入之作.
其他文献
学位
本文主要以90年代以来大众影视创作中的女性表达及文本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叙事为研究对象,以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为视点,解析这种滋长于男权文化之上的电影/电视剧文本是如何通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中学的课堂教学有了很大改善,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老师去反思的。就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并且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反
期刊
网络语言,是指人们在网络交流中所使用的、与网络活动有关的语言,是网络交际环境下新出现的一种现代汉语变体。网络语言规范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