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以甲基亚膦酸单丁酯(BMP)为原料,通过三步简单的合成工艺制备出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铝/锌/镁/钙/铁/亚铁/铋这七种金属盐阻燃剂。通过GC、FTIR、XRF、H-NMR和P-NMR等分析手段对合成过程及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当这七种阻燃剂应用于环氧树脂(EP)时,甲基环己基次膦酸铝(Al(MHP))具有最优异的阻燃效果,阻燃剂质量分数为15%的Al(MHP)/EP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LOI)达到28.7%,垂直燃烧测试通过UL94V-0级别;不同组分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能及玻璃化转变温度,其力学性能略有降低,但不影响实际使用,与纯环氧树脂相比,复合材料较低的吸水率对于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是尤为重要的;燃烧产物的SEM与EDX分析显示Al(MHP)同时具有气相与凝聚相阻燃机理。将Al(MHP)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和聚乳酸(PLA)的阻燃时,同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且当复合材料中加入少量三聚氰胺(MC)后由于P-N协同阻燃效应使得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有一定地改善。此外通过热分解动力学的研究探讨了纯环氧树脂材料和15wt.%Al(MHP)/EP复合材料的热分解过程及其机理,它们的热分解活化能分别为155.23KJ/mol和199.76KJ/mol,其热分解机理函数分别为g(α)’=[-ln(1-α)]2/3,g(α)”=[(1-α)-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