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农民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健身场所建设研究

来源 :西安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amdroid_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健身工程是全民健身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体育的发展对提高农村劳动效率、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农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对于健康的关注也与日俱增,体育健身将成为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实事求是,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体育进行深入研究。陕西关中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因素、经济条件因素、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对新修健身场所的利用率不高,甚至有些地方闲置或挪为他用,致使国家资源浪费严重。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关中地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关中地区常住农民体育锻炼行为的调查、分析,总结其特征,探索健身场所建设的方案,运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陕西关中地区农村体育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系统性分析和研究,为该地区农村体育可持续性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构建关中地区农民体育锻炼新模式,满足农村居民体育锻炼多元化需求。以期有效促进农村体育的进程,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关中地区农村的和谐发展尽绵薄之力。研究结论:(1)农民锻炼行为特征决定场地建设类型,关中地区农民体育锻炼行为特征明显:时间主要集中是农闲时的11—3月份和7—9月份;项目选择主要以运动强度小,无身体直接对抗并且娱乐性强的项目为主;锻炼形式主要以个人或集体为主,家庭体育非常少;场地选择以就近的公共活动场所为主。(2)农村目前人口年龄结构特征主要是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访谈中了解到现有锻炼场地设施与农村人口的锻炼能力存在差异,尤其老年人的锻炼不能很好的满足。(3)通过对关中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场所进行调查了解,场地设施严重不足。关中地区共499个乡镇,8543个行政村(除去区建制下涉农乡镇、村),现有农民15241177人。截止2011年10月关中地区共完工“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0项。平均每两个乡镇拥有一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人均拥有场地面积0.013平方米,比我国人均体育场地1.03平方米小了约80陪。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农民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需进一步建设农村健身场地设施,以满足农民锻炼的需要。
其他文献
健身气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瑰宝在民间广为流传,为了保证健身气功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学者对部分功法套路进行了创编,其中新编“健身气功·五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