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吸液芯超薄微热管制造工艺及传热性能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23you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微电子、光电子领域不断朝着高性能化和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电子芯片的功耗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电子设备整体结构轻薄化、紧凑化的发展趋势下,电子元器件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微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相变传热元件,已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众多领域的热问题。但要在结构紧凑的电子设备上利用微热管散热,,必须开发出厚度更薄、体积更小且传热性能良好的超薄微热管。吸液芯结构是影响微热管传热性能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本文探究了三种适用于超薄微热管的复合吸液芯结构及其成形方法,包括了单弓形铜粉复合沟槽吸液芯、双弓形铜粉复合沟槽吸液芯和丝网复合沟槽吸液芯。制定了复合吸液芯超薄微热管的制造工艺路线,并确定了各工艺参数。本文实验制作了三种复合吸液芯结构的超薄微热管样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横截面、纵切面进行观测,观察复合吸液芯的复合烧结状态、挤压状态以及撕裂状态,探索压扁工艺对吸液芯结构最终成形所造成的影响,并结合传热性能实验结果分析吸液芯成形状态对传热性能的影响。本文基于微热管的传热极限理论推导各主要传热极限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代入复合吸液芯的结构参数以及工质的物性参数计算出超薄微热管主要传热极限的具体数值。发现三种复合吸液芯结构的超薄微热管主要受毛细极限的限制,55°C工作温度下,单弓形复合吸液芯结构样品的传热极限为12.5W,双弓形结构为15.4W,丝网结构为19.4W。本文搭建了实验平台,并对不同充液率下的三种复合吸液芯结构超薄微热管进行稳态性能和动态性能测试。先通过纵向对比,探索超薄微热管的最佳充液率;再横向对比不同吸液芯结构样品的传热性能,然后对比超薄微热管分别在正常工作下和烧干状态下的启动性能。通过红外热成像的手段探究超薄微热管的均温性能和吸液芯的毛细性能。实验表明:单弓形铜粉复合与双弓形铜粉复合结构的最佳充液率均为70%,丝网复合结构为80%,三种结构的传热极限功率分别为12 W、13 W和14 W,蒸发热阻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而冷凝热阻相对稳定,基本维持在0.2 K/W以下。加热功率较低时,超薄微热管从启动到其稳定的时间大概为100秒;加热功率较高时,从启动到其温度出现烧干的时间大概为80秒。超薄微热管具有良好的均温性能,双弓形复合吸液芯的毛细性能最佳,丝网结构毛细性能最差。
其他文献
莫斯科时间2015年4月28日10:09(北京时间15:09),联盟-2.1a火箭按计划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执行进步M-27M飞船的发射任务。该飞船是2015年俄罗斯
目的:训练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手眼协调性;判断能力。材料:收集一些使用后形态各异的塑料洗涤用品瓶子,洗净后,把瓶盖拧出。玩法:用小蓝子装着各种瓶子及瓶盖提供给幼儿
期刊
①目的探讨硝酸舍他康唑乳膏治疗体、股癣的疗效和安全性。②方法将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成两组,观察组外涂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对照组外涂硝酸咪康唑乳膏,两组均早晚各1次。3
期刊
新加坡有很多保存、反映华人文化的博物馆。新加坡政府非常重视博物馆在华人文化重建方面的作用。新加坡的华人店铺和街区也保存了华人文化的元素。《联合早报》对博物馆所表
十八大的胜利召开,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加强和优化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内控体系的基本加成,且该指引实施已有两年,对
<正> 在包公的家乡合肥(旧称庐州)地区,不但流传着许多包青天的故事,还有许多传统美食,世代相传的干鲊肉便是不见经传的一种.
公益性社会组织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广泛活跃在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以及国际交往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矿山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处置一直是矿山与矿业领域关注和科学研究的重点。为满足矿山废弃地复垦与生态修复之需要,在山区自然混合土与植被特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矿
<正>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家畜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特征除猪外的其他动物表现奇痒,发热,脑脊髓症状,致死性感染。猪伪狂犬病是猪群多种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