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不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要求链中的各个实体及其功能之间的活动必须以高度协调的方式进行合作,以达到更好地服务客户市场的目的。而库存控制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物资的库存成本在供应链总成本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所以库存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供应链整体的运作效率和竞争力。因此,研究库存控制和供应链协调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降低供应链系统总成本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库存控制和供应链协调作为研究对象,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和拓展。以需求受库存水平影响和信用支付为着眼点,对在不同需求依赖库存模式(线性形式和多项式形式),不同商品(常态商品、立即变质性商品和非立即变质性商品),不同缺货形式(不允许短缺、短缺完全拖后、短缺部分拖后),不同信用支付方式(传统滞后支付、两层次滞后支付),不同信息状况(对称信息和私有信息),不同供应链结构(单制造商单销售商,多制造商单销售商)等条件下的库存控制与供应链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需求依赖库存水平的经济批量模型。通过考虑随时间变化的短缺量拖后率对库存订货策略的影响,建立了一类具有一般形式的需求线性依赖于当前库存水平且允许短缺的库存模型,给出了其最优解存在的必要条件;通过考虑存储空间限制和拖后需求速度受缺货水平影响而研究了变质性物品的最优订货模型,重点分析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通过考虑库存费用的两种可能变化情形即①库存费的变化率为存储时间的函数;②库存费的变化率为库存量的函数,发展了两个允许短缺的变质性物品的经济批量模型;接着构造了一类需求受当前库存水平影响的非立即变质性物品的库存模型,在模型中允许短缺发生且短缺期间到达的需求愿意等待供货的比例是其等待时间的指数下降函数,通过分析提供了寻求模型整体最优解的简单方法;研究了需求以多项式函数形式依赖于库存水平的批量模型,给出了最优解存在且唯一的条件。2、分析了资金时值变化与信用支付策略对系统最优订货或者生产策略的影响。首先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研究了需求受库存水平影响且允许短缺发生的经济批量订货问题,对四个不同订货策略下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比较,这使得传统的库存控制模型能适用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环境;在允许购买费用滞后支付的条件下,构造了一种变质性物品的两货栈库存模型,讨论了模型最优解的存在性及唯一性,为库存管理者决定是否要租用货栈以及制定最优订货量的决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简单方法;通过假设购买费用可以拖欠一个固定的滞后支付期,研究了需求线性依赖于当前库存水平的变质性物品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从而将依赖于库存水平需求的库存系统作了进一步扩展;假设零售商商不但能享受到上游供货商制定的延期付款策略,而且销售商会将这种优惠策略提供给顾客,而研究了一类变质性物品在两层次滞后支付策略和需求依赖库存水平模式下的库存模型;最后通过假设零售商以一定的速度生产商品或者以有限的补货率来订购商品,建立了允许滞后支付条件下需求依赖库存水平的EPQ模型,推广和改进了相关结果。3、讨论了需求依赖库存水平的供应链协调问题。针对需求线性依赖于当前库存水平的供应链,研究了使用信用支付策略作为协调手段的供应链协调模型;通过考虑需求是当前库存水平的多项式函数,分别使用利润分享和量折扣的方法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发现这两种手段都能够使得供应链达到完美协调状态,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以上讨论都假设信息是对称的,接着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对需求依赖库存的供应链协调进行研究,分析了私有信息对供应链各方决策的影响;最后进一步研究了由多制造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需求依赖库存水平情形下的协调问题。上述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库存控制供应链协调理论的内容,而且会促进库存控制和供应链协调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为决策者进行实际决策提供了更充分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