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期望与现状评价视角的重庆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unshine20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角色形象是人们对某种社会角色的承担者综合认识后形成的整体印象和评价,是构成个人形象的基本因素。现今高职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实施者,同时也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其角色形象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学生作为辅导员角色形象最直接的客体,从学生的视角了解他们对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期望与实际评价,为塑造辅导员角色形象提供参照,应当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研究以形象学、社会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重庆市四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了解他们对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期望和实际评价。首先,自编《辅导员角色形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两个维度。其中,内在形象下划分:角色技能、个人素质和职业操守三个子要素;外在形象下划分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两个子要素。在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后,向重庆市四所高职院校学生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2份,回收率88.7%。在此基础上,了解他们对辅导员角色形象的期望与实际评价,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出现差异的原因。所得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重庆高职学生对辅导员角色形象总体期望较高,且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学生对辅导员角色内在形象期望高于外在形象;但在实际评价中,辅导员的内在形象却低于外在形象。第二,重庆高职学生在对辅导员角色内在形象期望和实际评价方面,对辅导员职业操守的期望值高于角色技能和个人素质;在实际评价中,对辅导员角色技能的评价最低。第三,重庆高职学生在对辅导员角色外在形象期望和实际评价方面,对辅导员仪表风度的期望略高言谈举止;在现状调查中,对辅导员仪表风度的评价略低于言谈举止。第四,不同性别和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对辅导员角色形象期望和现状评价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第五,不同年级高职学生对辅导员角色形象期望和现状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第六,不同专业类型和不同生源地高职学生对辅导员角色内在形象期望分别在角色技能和职业操守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的新意在于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学生视角分析辅导员角色形象,将学生对辅导员角色期望形象与现实形象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尝试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角色技能、个人素质、职业操守、言谈举止和仪表风度五个方面探讨提升重庆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形象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为重庆乃至全国高职院校辅导员角色形象塑造提供实证依据和参照,对加快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及职业化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测在糖尿病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手术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180例BPH伴糖尿病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将逼尿肌收缩强度分为6级:极弱(VW)、弱减(W-)、弱加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VideoLog可视化测井系统在油气井检测过程中遇到水中有较多漂浮物,影响对井壁的观测的问题,介绍了基于矩阵低秩稀疏分解的背景分离法,对VideoLog可视化测井系统录制的视频所组成的观测矩阵进行低秩稀疏分解,分离出的低秩矩阵和稀疏矩阵分别对应于视频背景和水中漂浮物。对背景图像序列分别进行中值、均值和众数处理,该方法去除了水中的漂浮物,获得质量较高的背景图像,有效解决油气井可视化检测过程中遇到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在改革的浪潮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深受“教育工具性”和“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片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培养我国数亿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中职生因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因素及自身不足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些问题行为。这些问题
职业教育的兴衰牵动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中国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人民生活水平能否改善,市场能否引导资源配置。自2012年至今,我国的经济进入了一个历史新阶段,经济深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出现转型,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人才供需方面出现矛盾。一方面,企业缺乏技术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职业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却难以就业。为解决这一矛盾,
老年人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伴发衰弱的问题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两者之间的发病存在许多关联性。随着年龄的升高,ACS发病后伴发衰弱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且严重地影响了A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