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人才已成为民族进步、国家兴旺的根本动力。为了培养一代新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而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然而目前,我国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现状并不乐观。
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其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使学校教学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有效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满足当今社会对创造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这正是本文所关注的基本问题。
创造性思维六要素结构理论的提出,为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托尼·巴赞的思维导图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数学是创造性思维的体操。本文在分析了中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现状、创造性思维具有可培养性及创造性思维与数学思维的关系、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学习风格以及在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应遵守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信息技术在培养中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发散思维、三大基本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方面的优势,从而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环境和利用计算机思维导图拓展思维两大培养策略,以期能对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探索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