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气石矿物材料具有自发极化性、辐射远红外等优异特性,纳米尺寸电气石颗粒在环保、生物与健康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研究首先制备了粒径小于100nm的电气石颗粒,然后分别以聚氨酯和明胶为主要原料,应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电气石纳米颗粒均匀分布的电气石/聚氨酯复合膜(TM/PU)和电气石/明胶复合膜(TM/GE),并对两种复合膜进行生物矿化实验和抗凝血试验,为电气石/聚合物复合膜在生物工程领域的领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纳米电气石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球料比3.5:1,研磨速度1100 r/min,粗磨时间60 min,细磨90 min。随着电气石粒径的减小,XRD的衍射峰强度降低且出现弥散宽化现象,红外吸收峰的蓝移现象也越明显。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纳米电气石颗粒/聚合物复合膜:通过改变分散剂种类,提高超声分散时间等得到纳米电气石颗粒均匀分散的电气石/聚合物复合电纺液。在聚氨酯浓度为10 wt%,纺丝电压15 kV,纺丝流速为1 mL/h的条件下纺出了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的聚氨酯基复合电纺膜;在明胶浓度为22%,纺丝电压18 kV,纺丝流速为1 mL/h的条件下纺出了纤维直径分布均匀的明胶基复合电纺膜。对TM/PU复合膜和TM/GE复合膜进行SEM和STEM表征,证明纳米电气石颗粒均匀分散在TM/PU和TM/GE复合膜的表面和内部。对电纺复合膜进行矿化和抗凝血实验:将电纺纤维膜进行矿化,并对复合膜的表面沉积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TM/PU复合膜和TM/GE膜在10倍的人工模拟体液中矿化时,获得具有不同Ca/P摩尔比的两种类型的磷酸钙沉积物。蜂窝状羟基磷灰石晶体在TM/PU复合膜和TM/GE膜上成核和生长速度分别高于纯PU膜和纯GE膜。此外,随着复合膜中添加的电气石的增加,磷酸钙晶体沉淀得越多。对复合膜进行抗凝血实验,观察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电气石对血液有缓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