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波分析的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长沙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框架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它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损伤,当损伤累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给人们生命和社会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研究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理论与方法,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小波分析作为一种新的信号处理手段,不仅对平稳信号有着较强的分析能力,而且对非平稳信号的分析也有着较好的适宜性。小波分析与以往的只能在单一区域表现信号的傅里叶分析不同,它能在时频两域很好的表征信号的局部特征,能较好的分析信号的奇异点位置和奇异性强弱。本文以框架结构为研究对象,给出了框架结构在不同模态参数情况下的损伤识别原理,建立了框架结构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并分析其动力特性,通过对结构的模态参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由小波系数模极大值来判别损伤的位置。本文建立了基于转角模态、曲率模态、应变模态的损伤识别方法。采用这三种方法,以一层一跨框架、一层两跨框架、两层一跨框架为研究对象,对每一种框架在不同工况下(柱含裂缝、梁和柱同时含裂缝、两根柱同时含裂缝、两根柱和梁同时含裂缝)的模态参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利用小波系数模极大值判别框架裂缝的位置。数值算例表明,三种方法均能有效识别裂缝的位置,尤其是曲率模态小波变换方法和应变模态小波变换方法能够排除由复合刚节点导致的奇异性干扰,对裂缝识别比较敏感,损伤识别结果更能准确反映裂缝的位置。本文在平面简单框架损伤识别的基础上,将上述方法推广到较复杂的三层两跨框架结构,通过对该框架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得出各种损伤状态下(柱含裂缝、柱和梁同时含裂缝、两根柱同时含裂缝、两根梁和一根柱同时含裂缝、两根柱和一根梁同时含裂缝)的各种模态参数,对这些参数进行连续小波变换,通过小波系数模极大值的位置来识别损伤。分析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同时比较三种模态的识别方法,发现基于应变模态的小波分析方法识别效果最好,具体表现为小波系数值更平滑,奇异性更明显,更能准确反映出裂缝的位置。说明本文提出的方法不仅适用于简单框架,而且对于复杂框架结构的损伤识别问题也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因此本文的方法对建筑结构的损伤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详细地总结了组合桩复合地基研究和应用现状,介绍了CFG桩和碎石桩复合地基的相关理论。重点对碎石桩和CFG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加固机理进行理论研究;然后结合现场实测数
因为设置加强层后,建筑结构的受力性能在水平风荷载作用下会有明显改善,近几十年来,带加强层的框-筒结构体系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筑工程中。但设置加强层后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容
在进行结构计算时,水环境是一些混凝土结构(如地下结构、滨海防护结构、海洋平台、水工大坝等)必需考虑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实际工程中水对混凝土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与结构表面
随着人类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已经确立在高层建筑或超高层建筑,然而近几年地震相对频繁,通过理论分析制约高层建筑安全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重金属污染土的固化研究是目前国际环境岩土工程界研究的热点、重点、难点课题之一。开展水泥系材料固化稳定重金属污染土机理与工程特性的研究,对于满足我国城市工程建设需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交通隧道的建设也越来越多,隧道在交通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而很多隧道在洞口、洞身段围岩软弱破碎、自稳能力很差,为保证隧道安全经济的顺利
有限元模型修正过程中,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物理参数进行修正,使数值解与试验值基本吻合,从而获取更精确反映实际结构特性的有限元模型,实现结构损伤识别和状态评估。模型误差
饮用水除砷是防止砷污染危害人体的有效措施。饮用水除砷技术主要有吸附法、絮凝共沉降法、离子交换和膜法等,其中吸附法、絮凝共沉降法以及吸附絮凝技术在生产实际中应用最广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的用途越来越大。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机制砂粉煤灰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耐久性是混凝土的基本性能,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主要方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类大型结构日益增多。这些大型结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旦发生破坏,将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实时监测这些结构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