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草莓为试材,通过对未受精子房的离体培养,诱导了雌核发育,并获得了染色体数减半的胚囊植株。对影响诱导效果的各因素作了比较分析,对胚囊植株染色体倍性进行了鉴定,对草莓的胚胎学和诱导后的雌核发育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主要实验结论如下: 1.首次对草莓未受精子房进行了离体培养,诱导了雌核发育,并获得了染色体数减半的胚囊植株。这是继草莓花粉植物后,开辟的获得草莓单倍体植株的又一条途径。 2.基因型、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时间、材料生长环境及发育状况、培养条件等是影响诱导草莓未受精子房雌核发育的主要因素。不同基因型草莓品种对诱导效果的影响表现为:明旭、丰香、实生、天津5号、UC10、J10、EMC可被诱导,而哈尼、弗州草莓、新疆3号等则未能被诱导;激素种类和浓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是:添加生长素类物质2,4-D是成功诱导所必需的,而且当2,4-D浓度小于2.0mg/L时,诱导效果随2,4-D浓度增大而增大,2mg/L2,4-D为最佳诱导浓度。添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KT、BA则抑制雌核发育而促进体细胞愈伤组织的增生,对诱导不利;蔗糖浓度对诱导效果的影响表现为:当蔗糖浓度低于6%时诱导效果随蔗糖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蔗糖浓度高于6%后结种率则下降;在4℃低温条件下,不同预处理时间对诱导效果的影响表现为:低于48h诱导结种率随预处理时间增长而增大,高于48h结种率则下降,预处理48h为最佳:材料生长环境及发育状况对诱导效果的影响按诱导率的由高到低依次是:春季露地苗一级花蕾、春季露地苗二级花蕾、保护地苗一级花蕾、保护地苗二级花蕾;有利的前期培养条件为:25℃/16℃变温黑暗>25℃/16℃变温光照黑暗交替>25℃恒温黑暗>25℃/16℃变温光照>25℃恒温光照培养。 3.建立了高频、稳定、可重复的诱导草莓染色体数减半的胚囊植株的再生实验体系。选用春季露地栽培的八倍体草莓品种“明旭”,取其开花前2d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