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魏酸脱羧酶催化α,β不饱和酸脱羧生成苯乙烯及苯乙烯生成γ-酮腈的理论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xi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来源于日趋减少的石油资源。目前,生物酶提供了一种运用可再生资源生产苯乙烯的方法。阿魏酸脱羧酶(Fdc1)在异戊二烯环化的维生素B2(PrFMN)的作用下,可以用来催化α,β-不饱和酸的脱羧反应。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Fdc1与α-甲基取代的肉桂酸脱羧反应以及Fdc1与抑制剂(α-羟基取代肉桂酸)的作用机理。找到了反应过程中的各个中间体和过渡态,并绘制了相应的能量曲线。本论文还研究了以苯乙烯为原料合成γ-酮腈的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Fdc1催化α-甲基取代肉桂酸脱羧采取的是1,3-偶极环加成的机理。反应过程包含四个协同的步骤。最后一步(吡咯烷化合物的分解)是决速步,能垒为18.9 kcal mol-1。(2)谷氨酸282(E282)无论在催化还是抑制中都有着关键的作用:当底物是α-甲基取代的肉桂酸时,它可以质子化α碳(Cα)。当底物换成α-羟基取代的肉桂酸时,E282却有着相反的功能:E282的羟基氢将β碳(Cβ)质子化,从而促进α羟基取代的肉桂酸由烯醇式结构向酮式结构的转换,从而抑制了Fdc1酶的活性。(3)PrFMN在催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PrFMN中,异戊二烯基部分作为亲电试剂与α,β不饱和键相互作用;其次PrFMN的另一部分(维生素B2部分)可以分散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负电荷;最后FMN的平面结构可以通过π堆积的弱相互作用辅助底物的定位。(4)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与烷基腈反应生成γ-酮腈是通过一个自由基机理完成的。反应的决速步是:生成乙腈自由基。反应能垒为27.3 kcal mol-1
其他文献
教科书的教学性,是指教科书具有的基于教学、为了教学并指向教学的与生俱来的生命属性。对教科书教学性的研究一直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因为缺少了对教科书何以具有教学
为了响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济南出版社委托山东大学主持“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丛书的英译工作。《诗经故事》正是该系列丛书之一。该书从《诗经》中选取了一系列经典的故事,用平实浅易的语言将中华经典呈现给海内外读者,以讲故事的形式加深读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悟。在该书的翻译过程中,笔者始终将生态翻译理论作为理论指导。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学与生态学相结合,它以生态视角审视翻译,并参照自然界的
本研究采用大鼠评价雷公藤配伍甘草降低肝毒性的效果,并应用代谢组学技术手段分析这一减毒过程体内小分子代谢物的变化及可能涉及到的代谢通路。前期通过不同分组大鼠给予雷
为全面掌握江西省生猪养殖污染防治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专题座谈会、实地案例考察等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分析了江西省生猪养殖污染防治现状,旨在为进一步加强全省畜禽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