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Zweig,1881-1942)是20世纪欧洲文坛享有盛誉的奥地利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极其善于洞察和表现女性内心活动,在刻画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发表于1922年,被认为“始终是他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对该小说所作的研究工作开展的比较丰富,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的研究文章更是不少,但大多笼统的将“陌生女人”的悲剧命运本质归结为男权意识形态。而本人尝试运用波伏娃、李银河等二十世纪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女性主义权威学者的女性主义理论,将“陌生女人”的人生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关照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境遇”,来分析“陌生女人”这个独特的女性形象,揭示形成这个特殊人物形象的本质原因,从而为更好的理解茨威格的作品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也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茨威格作品中流露出的女性观。
本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
第一章解读波伏娃代表作《第二性》中的“他者”理论,借助“他者”概念及其内涵,关注“陌生女人”的“他者”身份。
第二章进一步借助波伏娃提出的“女性并非生而就”的理论,揭示“陌生女人”作为女性,她的悲剧不是天生的,同样也是后天造成的,“陌生女人”的悲剧命运究其原因,与茨威格创作时难以逾越的男性主体视角不无关系,更与男权社会女性真实处境不可分割,
第三章借助福柯“权利话语”理论进一步分析“陌生女人”形象,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参照和补充,探讨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复苏问题。
本论文旨在关照小说中女性作为“他者”、无言者、边缘人的无奈,更重视女性在“男权”权力话语语境下的复苏与觉醒,充分表达了对男女和谐两性关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