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中学有近80%的学校有排球代表队,但是目前关于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训练状况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为了全面考察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训练开展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此将进行较系统的调查,力图全面了解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发展的状况,并从中发现致因,提出相应建设意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教练54人和运动员295人进行了调查研究,所的结论如下: (1)2011-2012年度参加香港学界体育联合会办的学界排球比赛的中学约有473所,占全港中学的86.3%学校有代表队。学生参加代表队的动机源主要来自他们对排球的兴趣与热爱,有1/3的学生期望成为精英运动员。有70%以上的家长不支持子女参加训练,主要顾虑怕子女受伤和影响学习。 (2)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教练年龄结构较为合理,但是在学历、职称等方面需要改善。教练制定训练计划能力普遍较低,缺乏相应理论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香港中学排球运动的发展。 (3)香港中学排球训练场地多为硬质水泥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受伤风险和影响训练质量;香港中学排球队每周训练的次数较少,每次训练间隔时间较长,影响了运动员训练的痕迹效应。 (4)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比赛数量较少,训练内容总体安排趋于合理,体适能与技战术的比例为3:7或4:6,符合青少年运动员身心发育要求;但在体适能训练中,普遍追求爆发力训练;运动员有45%的人受过伤,其中26%的运动员为经常性运动损伤,受伤部位依次为膝关节、踝关节、指腕关节、髋关节和肩关节。受伤致因为技术不合理、局部负荷过重、准备活动不充分、组织不合理和身体素质差。 (5)影响香港中学排球代表队科学训练因素分别为:缺失相应制度建设、赛制单一、执教水平偏低、训练投入过少、训练缺少训练大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