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音回路是Baddeley和Hitch于1974年提出的工作记忆模型的一个子系统,主要负责声音信息的存储与加工。经过近30年的研究,现在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语音回路包括语音存储装置和发音控制过程两个成分。语音存储装置能保持语音信息1至2秒,其中的项目均由语音结构来表征。发音控制过程有两个功能:一是复述,即通过复述重新激活消退中的语音表征,防止记忆的消退;二是语音转换,将书面词语转换为语音代码储存在语音存储装置中。这两个成分的存在得到了神经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支持。时长(发音段音位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种重要的韵律特征,对于表情达意具有重要作用。一些研究显示语音回路同时长记忆关系密切。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语音回路同汉语音节时长记忆的关系。实验一比较了控制条件和抑制发音条件下的时长记忆成绩,结果发现抑制发音条件下的时长记忆成绩明显低于控制条件,表明发音控制过程是时长的记忆机构。实验二比较了控制条件、语音干扰、时长干扰三种条件下的时长记忆成绩,结果发现时长干扰条件下的记忆成绩明显低于控制条件和语音干扰条件,语音干扰条件和控制条件下的时长记忆成绩则没有显著差异,表明语音信息同时长信息在加工中存在着分离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