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船山著作,卷帙浩繁,内容丰赡,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进行探讨。本文借重存在主义、阐释学、符号论以及怀疑论美学的运思方法,以作品、诗学、哲学为进路,追问船山情感理论,发现其情感论虽然没有明确精细的条理,甚至充满矛盾,但是却蕴涵丰富而有启发性的情感学内容。 船山一生充满劳绩与诗情,因而情感论是其诗学、哲学不可忽视的部分。船山诗歌情感论认为诗歌的本源是情感,雅俗问题是与情感息息相关的,情感的“贞、正”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而缘性而动的情感在作品中起着决定作用,性情是诗歌作品的本源。但船山非“奖情”论者,其情感论存在着矛盾。 船山哲学情感论包括儒学性情论和对佛道“无情”论的阐释。儒学性情论采用了两种阐释方法,一种是“生”,一种是“在中”。“惟性生情”是继承朱子的阐释方法,其推论的结果:情为善而非恶;“性自行于情中”是船山自创的阐释方法,其推论的结果:“情无自质",“恶根于情”。因而其儒学性情论是充满矛盾的,缘性而动的情感才是其理想状态。佛道“无情”论是船山批判的对象,然而,对相宗、庄子的解读,船山发现了“现量”情感、“斯须”情感的合理性。由于“成心”的去除,“两行”的处世态度的获得,船山性情论具有美学化的倾向。 儒、佛、道三种视域的融合共同建构了船山情感论。性情之善,无情之真构成船山情感论之美;真善美的统一,使共时性的“性情”获得了艺术本体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