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A在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颈部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颅颈联合CT血管造影(CTA)检查,了解高血压患者无症状颅颈部动脉狭窄、斑块、动脉瘤及血管变异的发生率及分布情况,并探讨CTA技术在上述方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对象与方法:收集2007年4月至2008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95例,既往无症状性脑卒中及TIA病史。均行颅颈部联合CTA检查,将符合诊断要求的CT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通过MPR、CPR、MIP、VR多种技术对血管进行重建,并结合横断位图像,对颅颈部动脉狭窄分布及狭窄程度、斑块分布及成份、动脉瘤分布及形态以及血管变异等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符合CTA图像质量诊断要求者190例,33例检出颅内动脉狭窄,患病率为17.7%。MCA和VA分别是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系统最易受累的动脉。共检出颅外颈动脉狭窄16例,患病率8.42%。检查发现颈动脉颅外段粥样斑块者60人,患病率31.58%,共检出斑块114处,其中66.67%位于颈动脉分叉处,分叉处钙化发生率高于分叉段以外。共检出有颅内动脉瘤者11人,患病率5.79%,共检出动脉瘤13个,其中囊形7个,梭形6个。检查共发现颅内动脉开窗变异3例,椎动脉走形变异8例,另有1例右侧椎动脉有双起源。 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能检出并量化颅颈部血管狭窄,并通过CT值测量可以区分颈动脉钙化和非钙化斑块;CTA可以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评价瘤体与瘤颈、载瘤动脉和周围血管、骨骼之间的空间关系;还能显示颅颈部血管变异的情况。因此,CTA可以作为高血压患者无症状性颅颈部动脉病变检查的有效手段,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有助于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比较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和非耐药细胞株SGC7901中Akt1及其下游核转录因子NF-κB p65、FOXO3a表达的变化,探讨导致胃癌耐药的PI3K-AKT通路的调节机制,以期为胃癌
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环保意识,形成自觉保护生活环境的行为习惯,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切实将环保教育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利用幼儿园、家庭与社区搭建平台,让情境教育与真实生活习
核心自我评价的四种核心特质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点和人格,是个体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最基本的评估.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控制点和人格均存
本研究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中山市K医院161名医务工作者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探讨该医院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结果 显示,科室、年龄、工
目的: 提高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工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误诊为肾癌的肾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方
目的:探索糖尿病黄斑水肿功能与形态之间的相关性,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首先,对24例40正常眼进行MP-1微视野检查(Microperimetry-1),年龄跨度从31岁至70岁,按照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