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MS架构的业务触发研究及仿真设计

来源 :河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具有业务与网络分离特性的IP技术促成固定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相互融合,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之间的融合成为研究的热点。3GPP R5版本定义的IP多媒体子系统,是将IP技术与移动通信深度融合的产物,成为标准组织、设备商和运营商发展下一代网络的首要选择,逐渐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在3G时代,传统的垂直业务结构已不能满足快速开发业务的需求,IMS将其演进成了水平的网络架构,屏蔽了底层网络的复杂性,真正做到承载与控制、控制与业务相分离。本文对IMS的体系架构及各网络功能实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主要通信协议和网元接口进行了细致分析。在深刻理解IMS的业务提供结构、业务触发原理和业务触发检测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对IMS核心网元功能的分析和设计,搭建了IMS试验平台,建立了一个业务触发的仿真环境,实现了IMS用户的注册、呼叫建立、会话通信、呼叫释放和即时消息功能。根据3GPP中的规范,设计了测试方案。利用Wireshark网络封包分析工具对测试方案中的实际SIP信令流程进行了跟踪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对业务触发的仿真环境进行了系统功能和协议上的评估,并与3GPP相关规范描述进行对比,对运行结果作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的研究,在目前尚未大规模铺设IMS网络的情况下,对于IMS网络技术的研究和增值业务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感知无线电(CR)可以解决目前因频谱的固定分配政策导致的对无线频谱资源的不合理应用,提高了现有的频谱利用率。空闲频谱检测是感知无线电的核心技术之一,检测速度和检测可靠度
近年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对通信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未来通信大容量、高速率、强抗干扰的要求,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应运而生。MIMO技术是提供可靠的无线传输链路
在信息技术峰会上中国移动明确表示要加大TD-LTE部署力度,预计2013年基站建设规模超过20万个。应TD-LTE规模扩建的需求,LTE多模终端作为存在的短板亟待解决,因此研究LTE多模终端
ZigBee是一种低速率短距离传输的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今的生活中,ZigBee技术在家庭、医疗及工业控制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实现实时性传输、低时延、低能耗及需要特定数据带宽
无线体域网(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WBAN)是当前物联网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WBAN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受到研究人员和企业的关注。通常,WBAN是由功耗低、轻便
异构网络架构下无线通信系统在不同无线应用场景中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一方面,从数据传输所在的场景来看,引起异构网络环境下无线数据传输可靠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同场景中的无
长期演进(LTE)已成为当今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受到大众的一致推崇。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输入多输出(MIMO)等物理层技术的应用让LTE系统在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但同时也给无
随着移动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移动终端的智能化,频谱资源日趋紧张,对无线速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日益提高的通信需求,TD-LTE大规模的商用已经箭在弦上,为了实现到TD-L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以及人们对移动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对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相关技术作了深入的研究,它的目标是要获得较高的系统容量,并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