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1在婴幼儿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与VEGF、P53表达相关性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P5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表达的关系,探讨MIC-1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08-2012年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病理科皮肤血管瘤存档石蜡标本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龄3个月~6岁),按HE染色结果,分为增殖期组(27例)和消退期组(23例),另取10例(男4例,女6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病理科血管畸形存档标本和7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外科手术切除的6个月以内的唇裂患儿裂隙周围皮肤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标本中MIC-1和VEGF、P53的表达情况,应用SPSS17.O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定VEGF和P53的表达与MIC-1表达有无相关性。  结果:  MIC-1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9%和34.7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VEGF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30%和43.4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P53在增殖期和消退期血管瘤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48%和30.43%,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1);MIC-1在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织中不表达或低表达。MIC-1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13,P<0.01);MIC-1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753,P<0.01)。  结论:  MIC-1在血管瘤增殖期的表达明显高于消退期、血管畸形和正常皮肤组,提示MIC-1高表达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IC-1与VEGF、P53表达呈正相关,提示MIC-1可能参与VEGF、P53蛋白表达的调节,在血管瘤的发病及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现代社会人才必备的跨文化交际工具。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的英语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高职高专英语的课程设置,决定了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模式。然而,由于高职高专教育生源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其英语教学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怎样结合高职高专实际提高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效果,本文简要论述了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必
近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充分发挥河长制的制度优势,以河长履职为核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机制创新为驱动,强力推动各项治水重点举措落实落地,有效保障了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
期刊
江海孕育南通,南通因水而生.在水域面积778km2、河道总长达2.4万km的这片热土上,江苏省南通市委和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落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