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格列酮对高糖高脂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高糖高脂损伤下H9c2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自大鼠胚胎期心肌层的H9c2心肌细胞用含有25 mmol/L葡萄糖的DMEM培养液进行常规体外培养。2、将常规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以下五组:0、0.05、0.1、0.2和0.4mmol/L棕榈酸(palmitic acid,PA)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干预不同时间(12,24和48h)后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3、将常规培养的H9c2心肌细胞分为以下五组:25、35、50、75和100 mmol/L高糖(high glucose,HG)组,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干预不同时间(12,24和48h)后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4、根据方法2和方法3的实验结果,选择0.1 mmol/L PA和50 mmol/L HG共同干预心肌细胞建立高糖高脂(high glucose/palmitic acid,HGPA)损伤模型;观察不同浓度吡格列酮(pioglitazone,PGZ)对HGPA损伤下心肌细胞增殖活力的变化时将常规培养细胞随机分为以下九组:对照组(25 mmol/L葡萄糖)、溶剂组(棕榈酸溶剂+二甲基亚砜)、HGPA损伤组(50 mmol/L HG+0.1 mmol/L PA)、2.5μmol/L组(2.5μmol/L PGZ+HGPA)、5μmol/L组(5μmol/L PGZ+HGPA)、10μmol/L组(10μmol/L PGZ+HGPA)、20μmol/L组(20μmol/L PGZ+HGPA)、40μmol/L组(40μmol/L PGZ+HGPA)、80μmol/L组(80μmol/L PGZ+HGPA),干预不同时间(12,24和48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5、根据方法4中实验结果,将常规培养细胞分为以下五组:对照组、溶剂组、HGPA组、H-PGZ组(10μmol/L PGZ+HGPA)、L-PGZ组(5μmol/L PGZ+HGPA),干预48 h后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CFH-DA法检测各组ROS水平;微板法检测各组MDA含量和SOD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T-AKT、P-AKT、Caspase9、C-Caspase9、Caspase3、C-Caspase3、BCL-2、BAX蛋白表达。6、将常规培养细胞分为以下两组:HGPA组和N-乙酰半胱氨酸组(N acetylcysteine,NAC组)干预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T-AKT、P-AKT、Caspase9、C-Caspase9、Caspase3、C-Caspase3的蛋白表达。结果:1、不同浓度棕榈酸干预不同时间后对H9c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干预12 h、24 h、48 h后0、0.05、0.1、0.2、0.4 mmol/L组H9c2心肌细胞增殖活力逐渐下降(P<0.05)。2、不同浓度高糖干预不同时间后对H9c2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与对照组比较,12 h时35 mmol/L组增殖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75、100 m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逐渐升高;24 h、48 h时细胞增殖活力随HG浓度增加逐渐升高(P<0.05)。3、吡格列酮对H9c2心肌细胞凋亡、氧化应激的影响和机制(1)与对照组比较,48 h内溶剂组增殖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内HGPA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与HGPA组比较,12 h时80μ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0.05),其余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 h时10μ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升高,40、80μmol/L组增殖活力下降(P<0.05),2.5μmol/L和5μ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 h时5、10和20μ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升高,40、80μmol/L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2.5μmol/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溶剂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GPA组凋亡率、ROS水平、MDA含量、C-Caspase9/Caspase9、C-Caspase3/Caspase3、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SOD水平、PI3K表达、P-AKT/AKT比值降低(P<0.05)。HGPA组、L-PGZ组、H-PGZ组的凋亡率、ROS水平、MDA含量、C-Caspase9/Caspase9、C-Caspase3/Caspase3、BAX/BCL2比值依次下降,SOD水平、PI3K表达、PAKT/AKT比值依次升高(P<0.05)。(3)与HGPA组比较,NAC组C-Caspase3/Caspase3下降,PI3K表达、PAKT/AKT比值升高(P<0.05)。结论:1.48 h内,PA在0-0.4 mmol/L浓度范围内可以抑制H9c2心肌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浓度依赖性。2.48 h内,HG在25-100 mmol/L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H9c2心肌细胞增殖,且具有一定浓度依赖性。3.HGPA高糖高脂损伤可以增加H9c2心肌细胞内ROS水平,抑制PI3K/AKT通路,促进H9c2心肌细胞凋亡。4.PGZ对ROS有抑制作用,可以促进PI3K/AKT通路的活化,减轻高糖棕榈酸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报纸
自1992年我国《收养法》实施以来,收养制度对于亲子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睦、社会关系稳定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由于缺乏对收养行为进行实质性审查的具体规定,社会中虐待、遗弃、猥亵、借收养之名行教唆犯罪之实的现象层出不穷,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面临危机,收养关系的实质正义难以实现。为此,必须通过公权力的介入对被收养人这一弱势群体予以倾斜保护,其中的关键一环即是构建程序严谨、内容完善的收养评估制度。为了解决社会
学位
黑斑病为薄壳山核桃重要真菌性病害,为了实现薄壳山核桃黑斑病绿色防控,本研究旨在筛选优良的内生拮抗菌株,为黑斑病的生物防控提供生防资源。通过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和16S r DNA与Gyr A基因分析,对薄壳山核桃内生拮抗菌进行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内生拮抗菌对黑斑病病原真菌(5属21种26株)菌丝生长的抑制能力,分离筛选到2株高效拮抗菌ZJJDZY和ZJJDYB,鉴定为贝莱斯芽胞杆菌Bac
期刊
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导致人们生活方式改变,体力锻炼减少和体重增加,使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约20%-40%最终进展为糖尿病性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1],DK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微量蛋白尿和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
学位
自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全球流行以来,许多感染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后会出现不同症状,涉及全身多个器官,其症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称为“长新冠”综合征。“长新冠”综合征不等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遗症,而是病毒感染后的长期持续症状,主要累及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本文对“长新冠”综合征展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对“长新冠”综合征的重视,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
期刊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深圳市某区为例,基于服务过程对社区慢病患者进行治疗负担情况的调查,并探索治疗负担的影响因素。可以为社区医务工作者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思路与参考,有利于提高该区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治疗负担。并且通过对社区慢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普及,有利于提升本地区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效率。研究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4月至11月,在深圳市某区中心医院下属的全部3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简称社康中心)采用整群抽样
学位
研究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通常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生理机能和各项器官功能的下降,而患者营养代谢状态与正常人群有所不同,极易导致机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营养不良发生会增加与此相关的呼吸肌疲劳、免疫功能下降、院内感染等的风险,从而延长疗程,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临床上建议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手段来纠正患者全身各组织代谢紊乱情况,提高机体对肺功能不全及需要长期服
学位
目的深入研究本区域儿童较为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学构成特点及基本特征,比较细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引起的CAP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为儿童早期诊断CAP及经验性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20年12月期间,由于肺炎(非感染性肺炎、先天遗传、胎传感染及院内感染除外)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住院同时接受痰检的广州
学位
基于某一次风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一次风机主轴承箱运行过程中出现振动趋势随环境温度变化周期性波动的问题进行剖析,采取振动监测、淋水试验、频谱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利用排除法找到了一次风机主轴承箱运行过程中振动异常的根本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一次风机混凝土基础被扰动导致混凝土基础整体强度不足,进而引发一次风机主轴承箱运行过程中振动异常并随环境温度变化出现周期性波动。通过对一次风机混凝土基础进行注浆
期刊
为确定云南地区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病原菌并筛选防治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的有效药剂,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牛津杯法测试8种药剂对黑斑病病原菌的抗菌活性,测定8种药剂对黄单胞杆菌和成团泛菌,2种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对2种病原菌均有抑菌活性的是3%噻霉酮、72%农用链霉素和16%苯甲·中生,其中3%噻霉酮和72%农用链霉素对成团泛菌和黄单胞杆菌的EC50分别为3.89、9.97 mg/mL和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