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综合性科学课程的开设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小学科学课程取代了自然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实现,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用情况会直接影响小学科学教学的实施成效,进而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因此,了解当前小学科学教师选用教学方法的基本情况并对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对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依据的基础上,以长沙市为例,对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据此提出了提高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方法选用能力的措施,并展示了科普剧运用于小学科学课堂的行动研究案例。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从小学科学教学方法选用的理论基础、学科性质及教材特点、教学对象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科学的心理特点等方面探讨了小学科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第二,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及其中生命科学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选用情况分析。从教师、学生及具体内容角度揭示目前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方法选择上需要考虑的因素,从而为教学方法选用策略的研究提供具体的方向和操作依据。第三,提高小学科学教师教学方法选用能力的措施。就调研中发现的教学方法选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从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形成和内化、深化对教学方法的认识、优化教学方法的操作实效、提升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方法实施的客观条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第四,创新教学方法的行动研究。将科普剧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并通过教学实践对此教学方法进行评估,从而为更好的选用适合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教学方法,实现创新性教学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