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猪苓多糖(polyporus polysaccharide,PPS)协同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2、TLR4、CD14、黏附分子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核转录因子NF-κB的激活,炎症因子的表达,探讨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启动机制。2.研究卡介苗在人膀胱癌细胞株T24中的直接作用部位和对T24超微结构的影响,及猪苓多糖对其的协同作用。【方法】:1.实验分组,每组18只NIH小鼠(26-28g):①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ml/只)②BCG组(皮下注射BCG悬液1mg/只)③B+P组(BCG给药同前,同时腹腔注射PPS 2mg/只,)④PPS组(腹腔注射PPS 2mg/只)。分别在给药后2小时,12小时,24小时从每组各抽取6只小鼠,处死后收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2.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PPS、BCG刺激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2,TLR4,CD14,CD11b,CD40的表达情况。3.用间接荧光法对PPS、BCG免疫后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进行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核转录因子NF-κB分子,在胞浆和胞核表达的变化以及其转移的情况。4.运用ELISA技术,检测PPS、BCG免疫后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12和IL-10,脾脏匀浆液中IL-2和IL-4及外周血清TNF-α的含量。5.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BCG在T24中的作用部位,对T24超微结构的影响,及PPS的协同作用。6.实验数据使用PEMS 3.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进行多个均数比较分析。【结果】:1.PPS协同BCG体内刺激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LRs表达的影响:(1)PPS组12h巨噬细胞TLR2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24h后下降。B+P组2h后TLR2表达高于PPS和BCG单用组(P<0.05),12h之后下降。(2)PPS组小鼠巨噬细胞TLR4表达在3个时点无明显变化,在12h、24h低于对照组(P<0.05)。B+P组2h后TLR4表达高于PPS和BCG单用组(P<0.05)。(3)PPS组小鼠巨噬细胞CD14表达在3个时点无明显变化,在12h、24h低于对照组(P<0.05)。B+P组2h后CD14表达高于PPS和BCG单用组(P<0.05),之后下降。2.PPS协同BCG体内刺激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共刺激分子表达的影响:(1)PPS组12h小鼠巨噬细胞CD11b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24h后下降。B+P组2h和12h CD11b表达高于PPS和BCG单用组(P<0.05),之后下降。(2) PPS组小鼠巨噬细胞CD40表达在3个时点无明显变化,在2h、12h低于对照组(P<0.05)。B+P组2h后CD40表达高于PPS(P<0.05)。3.PPS协同BCG体内刺激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NF-κB活化的影响:(1)PPS组NF-κB胞核荧光强度在3个时点内缓慢上升,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B+P组NF-κB胞核荧光强度高于PPS组(P<0.05),在12h明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PS组NF-κB胞浆荧光强度在3个时点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B+P组NF-κB胞浆荧光强度在2b和12h高于PPS组(P<0.05),在12h明显增强。(3)PPS组NF-κB核浆荧光强度比在3个时点呈下降趋势,24h低于对照(P<0.05);B+P组NF-κB核浆荧光强度比在24h明显上升,高于PPS组和对照组(P<0.05)。4.PPS协同BCG体内刺激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1)PPS组2h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分泌高于对照组(P<0.05),B+P组IL-1β分泌低于PPS组,在2h和24h有统计意义(P<0.05)。(2)PPS组小鼠脾匀浆上清中IL-4含量在3个时点变化不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意义。B+P组IL-4含量与PPS组相近,差异无统计意义。(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中未检测到IL-12,IL-10和脾匀浆液中的IL-2,外周血清的TNF-α。5.BCG对T24的直接作用及形态学观察:BCG组2h细胞表面球状颗粒增多,胞膜不光整,BCG与癌细胞作用24小时,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有的肿胀,长突起大部分消失,小球状结构增多。与PPS联合组细胞表面出现较多粗的突起物。BCG被吞入胞浆或胞核,线粒体肿胀,胞浆胞核物质丢失,细胞呈溶解趋势。综上所述:1.PPS体内单独刺激不能促进TLR分子的表达,联合BCG可产生协同作用并促进TLR分子和CD14的表达。2.PPS协同BCG可以促进黏附分子CD11b分子的表达。3.PPS协同BCG作用24h促使NF-κBp65向核内转移。4.PPS、BCG作用初期(24h)尚不能显著诱导炎症因子的释放。5.BCG对膀胱癌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PPS有协同作用。【结论】:猪苓多糖协同卡介苗作用初期能促进巨噬细胞表面CD14、TLR2和TLR4分子,及黏附分子CD11b表达增加,激活NF-κBp65,TLR分子及信号通路可能作为主要途径之一介导PPS和BCG启动机体免疫进而引发抗肿瘤效应。另外,BCG还可以通过直接损伤肿瘤细胞,释放出致炎物,参与免疫启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