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自媒体的迅速发展颠覆了传统媒体作为传播中心的传播格局。群众的话语权得到提升,可以自由地使用自媒体发布和传播自己对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的观点态度。在自媒体低门槛、匿名性和自由化的作用下,网络舆情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社会责任感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的高校学生群体中,表现尤为明显。高校网络舆情使非理性情绪在高校蔓延,增强了事件的不可控性,影响了高校的传统的思想教育监管工作,引发高校舆论危机,损害高校的声誉与形象,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危害社会稳定。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社会压力较大,各阶层思想情绪动荡,青年大学生价值观易受影响,心理易焦虑,情绪易波动。高校网络舆情是在这一特殊时期,自媒体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如何应对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如何利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事件向积极方向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对近十年来,引发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研究发现,高校网络舆情的产生与其主体、客体和传播载体都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剖析不够深入全面,传统的应对方法主要以“删堵”为主,造成虽然高校已采取对网络舆情的应对措施,但是效果长久以来都不甚理想的局面。自媒体主体的媒介素养不够、管理者应对思维滞后、监管技术发展落后、立法不够完善是应对不力的真正原因。综合高校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因”与“外因”,从自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利用网络阵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重视网络疏导技术的发展、构建专项法律等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开辟自媒体为载体的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