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异向介质和超表面的新型电磁波隐身器件实验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异向介质、超表面的发展,以及变换光学理论的提出,隐身衣在科学上成为了可能。然而,隐身衣研究领域仍存在着诸多瓶颈需要克服,比如参数苛刻不易实现、器件体积大、难以工作于全极化波等。针对该领域如上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提出了均匀包含极值参数的全向隐身器件设计方法、三维全极化相位幅度保持一致的超表面隐身器件设计方法、以及基于奇异异向介质的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隐身器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此外,本文把超表面隐身器件的设计方法拓展到了声波和水波领域,并进一步提出了多物理波超表面隐身器件的设计方法。本文研究工作突破了传统全向和全极化隐身器件的参数和材料设计的思维局限,拓展了隐身器件的设计思路,在隐身器件设计和实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本文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当前柱形隐身器件通常采用了近似非均匀参数,导致隐身器件的散射仍然严重。针对该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均匀坐标变换和异向介质设计理论,提出了均匀包含极值参数的全向隐身器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次实现了可在均匀各向同性的介质背景中完全隐身的隐身器件。2、针对当前隐身器件体积大且难以工作于全极化波的瓶颈,本文基于超表面隐身理论,率先提出了三维全极化相位幅度保持一致的超表面隐身器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次实现了可同时恢复电磁波相位、幅度和极化的隐身器件。该方法对大型物体隐身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3、本文进一步把超表面隐身器件的设计方法拓展到了声波和水波领域,并用单个超表面隐身器件对声波、水波和电磁波同时实现隐身。4、针对当前球状隐身器件参数非均匀难以实现的瓶颈,本文基于均匀坐标变换,提出了正多面体隐身器件设计方法。在该方法中,隐身器件只需要三种均匀异向介质,极大简化了三维全角度隐身器件的实现。基于均匀坐标变换,本文同时提出了一种均匀宽频带小尺寸波形保持一致的波导耦合器设计方法。5、当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隐身器件难以对复杂非规则物体隐身。针对该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奇异异向介质理论,提出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隐身器件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鲁棒性强、简单、宽频带、适用于任意形状物体等优点。
其他文献
学位
射频识别(RFID)系统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在RFID系统中,读写器对信号的收发是同时在进行的,于是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称骨髓基质来源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可分化为成骨细胞、骨骼肌细胞及脂肪细胞等,
集装箱植物工厂相对于其他的大型植物工厂体积比较小,在小空间里需要完成作物栽培架和环境调控设备的布置,通过智能环境控制技术完成对环境因子的控制。在植物工厂控制技术研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