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生命之树——论《宠儿》中树意象及其映射的塞丝的成长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妮·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1993年,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小说《宠儿》被公认为最出色的一部。本文以《宠儿》中树意象为基点,深入地分析了小说中树意象的三重意义及其所映射的女主人公塞丝的成长历程。树意象见证了黑人悲惨的过去,抚慰了他们的成长,同时预示着他们的未来。在塞丝成长的过程中树意象的象征意义逐层展开,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本文还通过塞丝的成长历程反映了美国黑人的历史,揭示了隐藏在树意象和塞丝的成长经历背后的深刻的社会主题:美国黑人必须去正视、去理解那不堪回首的往昔岁月,才能够开创出美好的未来。
其他文献
本研究为研制面向机器翻译的英汉商务信函对应语块库提供理论、技术和方法。主要涉及两个研究问题:(1)如何界定面向机器翻译的商务英语信函语块?(2)面向机器翻译的英汉商务信函语块
语言学家们对语境概念的研究已经由来已久了。不同的语言学流派已经对语境从不同角度进行过了研究。语境是语用学研究里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几年来,随着语用学的不断发展,语
在身份构建诸多研究领域中,政治演讲话语因其语言使用的独特性成为身份问题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作为欧盟的领头羊,德国无疑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一、绘画史上的盛唐院体画与文人画,往往被人混称为北宗与南宗,从明末莫是龙董其昌辈,特别提出了这二者的对立关系后,迄于今日,凡秉笔述画史之士,犹依从其说,不敢稍加修正。
19世纪末,“新女性”一代出现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她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在诸如政治、经济、文学等领域里彰显了自己的能力和优势,她们中的一些人试图通过手中的笔获得世界的认可,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