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裂隙灯适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术(SL-OCT),观察分析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的结膜滤过泡,探讨其对滤过泡形态和功能评估的临床意义。并比较其与超声活体显微镜检测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效果。
方法:病例对照研究。以Singh的方法,对53例(69只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患者的功能性滤过泡进行识别,同时对受试患者分别进行SL-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及超声活体显微镜(UBM)检查,获取结膜下滤过泡内部形态结构图像,对滤过泡进行归类分型,并对两种检查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SL-OCT检测青光眼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态和分型与Singh法所判定的功能性滤过泡对照,显示SL-OCT检测和识别功能性滤过泡的敏感性为92.7%(38/41只眼),特异性为83.3%(20/24只眼);而UBM检测和识别功能性滤过泡(Yamamoto分型)的敏感性为66.7%(30/45只眼),特异性为75.0%(18/24只眼)。两组在识别功能性滤过泡的敏感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SL-OCT通过非接触检查,可在术后各个阶段获得较高分辨率的滤过泡内部形态图像 ,为滤过泡功能的评估及形态分级提供参考,是一种有价值的滤过泡评价工具。SL-OCT检测和识别青光眼滤过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UBM,四种滤过泡分型为判断功能性滤过泡提供了形态和结构方面的支持,可作为判断青光眼疗效和再次手术的重要客观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