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由于其毒副作用小、药物释放速度可控、降低给药次数等优点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膜渗透控制释放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药物被封装在聚合物膜层中,其释放过程比较复杂,涉及到凝胶膜的溶胀、降解和药物在聚合物网络中扩散等多项过程。作为天然可降解聚合物载药基体材料,壳聚糖和海藻酸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衍生物之一,是一种两性聚电解质,海藻酸钠是天然的阴离子聚电解质。在酸性条件下,羧甲基壳聚糖的氨基与海藻酸钠的羧基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均匀高吸水的水凝胶。本论文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原材料,系统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复合物水凝胶的微观结构以及凝胶膜的溶胀性能、机械性能和体外渗透行为,以期望通过调节膜材料成分实现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的有效调控。具体研究如下:1.采用氯乙酸法制备N,O-羧甲基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在1605 cm-1和1403 cm-1处有很强的特征峰,表明羧甲基结构成功引入壳聚糖分子中,羧甲基壳聚糖成功制备。采用电位滴定法测量N,O-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度和脱乙酰度,DS和DD分别为74%和86%。2.以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为研究对象,在乙酸气氛下,通过溶液流延技术成功地制备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水凝胶。研究表明:凝胶的微观结构呈疏松多孔,平均孔径在80 μm左右。通过FTIR、UV、TG-DTA表征可知,羧甲基壳聚糖带正电的氨基与海藻酸钠带负电的羧基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水凝胶。在确保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凝胶膜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通过调控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比例,可在小范围内调节凝胶膜的溶胀率,凝胶膜的溶胀率范围为5.78~22.16。3.以双氯芬酸二乙胺为模型药物,系统研究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凝胶膜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研究表明:药物渗透曲线符合Korsmeyer-Peppas模型,通过优化羧甲基壳聚糖和海藻酸钠的配比,可实现近零级动力学的药物释放。以上研究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海藻酸钠聚电解质凝胶膜能有效调控药物的释放速率,可用于调节渗透行为和开发先进的药物控制释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