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绿地系统系为现代化城市可循环、可再生发展的核心因素,在生态功能占有首要位置的同时,还具备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城市生态环境可循环的坚定后盾和核心保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系为对城市绿地系统全方位进行科学判定的根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全方位、科学、准确的评价指标体系如同指向标一样,为城市生态绿地的构建指明发展方向,具有引导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的构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系统的复合功能得以全方位发挥。研究利用RS与GIS技术为支撑,以西安市市区作为目标区域,对西安市2016年的遥感影像进行目视分析及解译,从而构建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数据的数据库。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从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与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两个因素出发,综合选择城市绿地系统的绿化定量、景观格局、结构特征、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六个方面,再进而从中选取了33个评价指标因子,构建西安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在通过对各个指标因子的的综合计算、量化、对比、评估,分析西安市绿地系统的在存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构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西安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信息数据库根据对2016年西安市遥感影像的解译结果,将西安市城市绿地系统划分五大类型,当中数量最大、最丰富的是附属绿地,面积所占百分比为35.78%;生产绿地与防护绿地所占百分比分别为22.34%与21.57%,但防护绿地的破碎度相对较高,多为小型绿地斑块,生产绿地相对分散且较为匮乏。公园绿地面积所占百分比为13.31%,形状较为规整,但各个公园相对分散且连接度差;其他绿地约占4.13%,建设较为匮乏。2.西安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通过对所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计算与评价,得出西安市市区城市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值为0.6628,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水平一般。城市绿地系统景观结构指标值为0.6354,城市绿地系统综合效益指标为0.6970。其中:城市绿地系统绿化定量指标值为0.7549,城市绿地面积还有待提升,人居公园绿地面积未达到国家要求;城市绿地系统景观格局指标值为0.5094,绿地系统景观破碎度较高,生态廊道建设不足;城市绿地系统结构特征指标值为0.7500,绿地系统植物群落建设有待加强,绿地系统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指标值为0.6593,绿地系统固碳释氧能力、吸污能力与滞尘能力较低,杀菌保健类植物应用不足;城市绿地系统社会效益指标值为0.9556,绿地系统建设得到了市民与社会的认可,城市绿地系统社会效益较好;城市绿地系统经济效益指标值为0.4108,绿地系统固碳释氧价值与吸污能力价值较低,经济效益有待提高。3.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构建以综合评价结果为指导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屏、二网、三轴、四环、五片、多点”的西安市生态绿地系统的规划构建方案,形成依山、傍水、宜居、可循环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