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40年代发现链霉素(Streptomycin,STM)以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AmAn)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由于它们的高效和低价,因此为当今世界使用最为普遍的抗生素种类之一。然而,由于其具有耳、肾的毒副作用,因此在大多数国家中的使用受到了限制。有的学者认为耳蜗内的第二信使与AmAn耳毒性有关,也有人认为葡萄糖转运及其代谢障碍导致了耳毒性发生,或认为耳蜗内自由基毒性反应引起了脂质过氧化,最终导致耳毒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AmAn耳毒性的敏感性与线粒体的基因存在密切的关系。可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导致耳毒性发病机理仍在不断的争议中,对于如何防治AmAn耳毒性的发生也是莫衷一是。有鉴于此,本实验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庆大霉素和奈替米星对豚鼠耳毒性大小,以及铁离子浓度和SOD活性在耳毒性中的作用。 2、细胞凋亡与豚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之间的关系。 3、抗氧化预防和治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异同,以及NMDA受体拮抗剂对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拮抗作用。 4、mtDNA的12SrRNA基因中1555~G是否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遗传易感性的唯一分子基础。 方法 我们将庆大霉素给药组和奈替米星给药组分别按不同给药时间分为一周组和两周组,纵向和横向比较这两种目前临床上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耳毒性,并研究了这两种药物与豚鼠毛细胞凋亡的关系。选取甲磺酸去铁胺(Deferoxamine mesylate)、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 forinjection)和金纳多注射液(Ginaton Injection solution)对奈替米星耳毒性豚鼠进行预防和治疗,并分别比较了各自预防和治疗的作用异同,论证了NM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