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代航空发动机要求压气机必须具有高负荷、高效率和高失速裕度的特性,然而提高压气机负荷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失速裕度的降低。机匣处理是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机匣处理一般存在转速变化时扩稳效果降低的问题,即“鲁棒性”不足。因此,在不同转速下探索均能有效扩稳的结构,研究其相应的扩稳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NASArotor37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带背腔的缝式机匣处理和叶顶喷气的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B150190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8352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1JM-328);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9JK0587);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航空发动机要求压气机必须具有高负荷、高效率和高失速裕度的特性,然而提高压气机负荷的同时往往会导致失速裕度的降低。机匣处理是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的一种重要手段,然而,机匣处理一般存在转速变化时扩稳效果降低的问题,即“鲁棒性”不足。因此,在不同转速下探索均能有效扩稳的结构,研究其相应的扩稳机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NASArotor37轴流压气机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带背腔的缝式机匣处理和叶顶喷气的扩稳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两者耦合而成的耦合型机匣处理开展参数化研究,并对优化后的耦合型机匣处理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揭示了耦合型机匣处理对压气机内部流场的改善机理及在其作用下压气机的失速机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针对NASA rotor37轴流压气机开展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实壁机匣在不同转速下的失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100%和80%转速下,实壁机匣在近失速工况时压气机叶顶泄漏涡发生破碎,导致转子叶顶出现大面积的流动堵塞,该堵塞是造成压气机失速的主要原因;然而,在60%转速下,压气机叶顶泄漏涡没有破碎,叶片吸力面附面层分离造成的叶顶堵塞诱发压气机失速。(2)以压气机的失速机理为基础,研究了带背腔的缝式机匣处理和叶顶喷气在不同转速下对压气机内部流动的影响机理,以及在其作用下压气机新的失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带背腔的缝式机匣处理在高转速下由于其对叶顶泄漏涡的有效抑制较大提高了压气机的失速裕度,但在低转速下对叶片附面层的作用较弱,导致扩稳能力不足。由于高速射流对叶顶泄漏涡和叶片附面层分离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叶顶喷气在不同转速下均能提高压气机的失速裕度,但在高转速下提升效果不及缝式机匣处理。(3)将带背腔的缝式机匣处理与叶顶喷气耦合设计得到一种耦合型机匣处理结构(CCT),并开展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CCT在100%、80%和60%转速下使压气机失速裕度分别提高9.31%、8.26%、8.68%。通过对流场的定量分析发现,CCT在不同转速下均提高了压气机的叶顶负荷,但降低了叶顶泄漏强度,在高转速下通过抑制叶顶泄漏涡引起的通道堵塞提高了压气机失速裕度,而在低转速时有效抑制了附面层分离引起的通道堵塞,较大提高了压气机的失速裕度。在100%转速下,CCT作用下压气机的失速不再由叶顶泄漏涡诱发,而是由附面层分离引起的通道堵塞引起。(4)针对优化的CCT结构开展了多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研究了 CCT周向覆盖比例在不同转速下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CCT在66%周向覆盖比下压气机具有最优的性能,该周向覆盖比例在100%、80%、60%转速下其失速裕度分别提高10.45%、8.63%和15.38%,设计点效率分别降低0.53%、0.23%和0.18%。通过流场分析发现,CCT对叶顶泄漏涡和附面层分离引起的堵塞具有非定常作用,使得在部分周向覆盖比例下CCT仍具有较好的扩稳效果。因此,CCT在不同转速下均具有较大提高压气机失速裕度的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大坝安全监测的任务也日益加重。变形值作为反映重力坝安全状态的综合变量,是评判结构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坝体变形值进行监测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坝体变形规律、预测坝体变形趋势,对重力坝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大坝运行中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且监测周期较长,从数据采集到数据传输再到数据存储的过程中,如仪器损坏、网络中断均会导致数据缺失。由于目前的数据分析方法及程序均基于数据的
接触网是沿铁路线上空架设的向电力机车供电的输电线路,为了保证供电的可靠性,铁路供电段需要对接触网展开日常巡视和停电检修作业。挂接地线操作是保障接触网停电检修作业安全进行的重要措施,传统的挂接地线作业信息主要依靠人工传递,自动化程度不高。现有的接地线监测装置可以自动获取接地线的状态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4G移动网络发送至调度中心,但是这种工作流程忽略了现场工作领导人实时了解接地线信息的需求,并且每
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国最严重的水土流失区域之一,黄土高原地区建设了大量的淤地坝,其为防治水土流失、减轻泥沙冲刷入黄、提升粮食产能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随着黄土高原极端气候的频繁发生,并且由于淤地坝建设时间早,泄水设施不全,且淤积库容减小的问题,时常发生淤地坝漫顶溃决的情况,这对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开展淤地坝的溃坝研究对于防洪安全、泥沙治理等
建设发展“便捷、快速、绿色、安全”的城市公交体系已经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空气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大客车作为主要的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其保有量快速增长。但由于载客量较大,一旦发生事故,易造成群体性的伤亡。此外,对客车开展车辆轻量化设计有助于节能和环保。本文针对某6100型半承载式客车的车身骨架开展碰撞安全性及轻量化设计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客车侧碰有限元模型建立、侧碰安全性分析和车身骨架轻量化设计等,
以灰铸铁和高纯钛丝为原材料,采用“丝材复合-原位反应”工艺,在灰铸铁中制备出碳化钛增强体,以此来增强灰铸铁基体。借助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检测技术对碳化钛反应层和反应层中碳化物颗粒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物相组成、晶体学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对实验过程中的Ti-C-Fe三元体系进行热力学计算,通过热力学计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完成,人类进入后基因组时代。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使得同时观测成千上万的基因在某个特定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成为可能,生物学的研究重点也从揭示生命的所有遗传信息转移到在整体水平上对基因功能的研究。基因调控网络是基于微阵列数据,对基因之间调控关系的一种仿真和重建,对阐明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有重要意义,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论文分别探究了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性网络模型的基因调控网络重建方法。论文首
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为西南、西北地区,但该地区强震频发,水电工程选址难以避开。地震荷载将导致混凝土重力坝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进行混凝土重力坝抗震安全研究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构地震易损性和可靠度分析可以考虑到大坝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发生不同程度破坏的概率,是结构安全分析评价的重要方法。本文在进行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可靠度分析时采用荷载和结构参数双重随机;在进行易损性分析时得到综合破坏指数,划分
我国水利工程中绝大多数为堤坝工程,这些堤坝工程最大的安全隐患来自于堤坝的渗流。渗流热监测技术近年来常用来监测堤坝的渗流,其原理主要是通过监测堤坝异常温度变化来间接寻找异常的渗漏点,从而达到监测堤坝渗流的目的。本文在已提出新的导热系数模型基础上,采用室内试验与数值模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不同入渗水头、不同渗漏通道、不同入渗水温等条件下堤坝温度场与渗流场的变化规律。并利用试验实测数据验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发展,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经贸活动越来越频繁,商业纠纷也不断增多,仲裁以其高效、便捷、保密性强等独具特色的优势成为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国际商事交易标的额的不断增大和纠纷的复杂性不断加剧,商事交易主体也可能面临错误裁决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损失。而国际公约和大多国内立法都规定司法审查的范围仅限于管辖权、程序正义和公共秩序等问题,不包括实质性问题。外部救济的司法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