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企业形态,其在国民生产总值、经济贡献和创新成果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位置。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要依靠技术创新,但技术创新投入往往会成为很多企业的负担,而政府可以通过补贴的形式进行宏观调控。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以多种补贴的形式鼓励民营企业加强创新投入。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以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在分别研究政府补贴与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基础上,分析市场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再分析技术创新投入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并进一步分析技术创新投入和政府补贴在不同行业对民营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研究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在研究方法的选取上,主要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理论分析构建概念模型,对所选企业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后,再对所选样本整体和行业分组进行回归分析,最后采取替换因变量的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经检验理论框架模型和8个研究假设,得出以下结论:(1)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有正向影响;(2)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有正向促进作用;(3)政府补贴对民营企业绩效有正向促进作用;(4)市场化程度在技术创新投入、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上有正向调节作用;(5)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在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6)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和政府补贴对企业绩效产生滞后效应,影响的程度因行业不同而有差异。在理论意义上,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从样本整体到行业分组进行研究;关于该类企业对其按不同行业把技术创新、政府补贴与企业绩效综合起来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样本合理筛选和严格的实证分析,丰富了技术创新和政府补贴的相关理论。在实践意义上,本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合理制定鼓励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补贴政策,另一方面有利于民营企业经营管理者更好的理解政府补贴、技术创新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为民营企业科学合理的进行技术创新投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