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炭产业在我国庞大的矿业体系中,其从业人员、采掘量和提供能源总量均高居首位。矿工真苦,矿山真难,矿业真不景气、矿城真不稳定的“四矿”严峻局面,是近年来煤炭产业的真实写照。这既是突出的煤炭产业经济问题,又是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既是现实的煤炭产业组织优化问题,又是国家长远发展的能源供给安全战略问题。本文正是力图为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针对煤炭产业组织存在的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过度竞争的市场行为和难以为继的市场绩效等问题,采用垄断竞争理论和SCP理论及相关的系统科学理论和数学手段,通过实证分析煤炭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和煤炭产业组织目标及煤炭企业自组织能力成长,在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理论方面进行了如下研究: 1、以SCP理论作理论分析范式,以垄断竞争理论作为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依据,通过对我国煤炭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模式与实现目标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审视、剖析和研究,建立了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基本理论。 2、基于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根本问题是解决煤炭产业市场结构问题的认识,对煤炭产业市场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煤炭市场交易关系模型。模型中定义了描述煤炭市场状态的“重要度αij(k)、依赖度φij(k)、占有率λi(k)、竞争度O(k)”等参数,给出了该模型的神经网络算法和模型的线性规划的优化方法,为显性、定量研究市场状态开辟了理论途径。 3、依据信息熵的理论,创建了市场交易熵、市场结构熵和市场竞争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并建立了市场交易和市场结构的熵函数,为分析煤炭产业市场竞争的变化趋势提供了理论方法。 4、根据垄断竞争理论的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问题是产业组织的核心问题的观点,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煤炭产业内垄断与竞争的关系,优化市场结构,使产业组织布局合理化。指出以寡头煤炭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煤炭企业共存是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模式,既以寡头煤炭企业集团为主导,同时积极促进中小煤炭企业的发展,使大、中、小煤炭企业在各自的层面上展开有效地竞争。并对黑龙江省组建煤炭企业大集团进行了实证研究。 5、企业自组织力量是产业组织优化的微观基础。通过对我国煤炭企业这一复杂系统自组织能力状况的实证研究,做出基于嫡的煤炭企业竞争优势评价,得出了我国煤炭产业组织形成过程中企业自组织能力缺乏是严重制约煤炭企业成长和发展、阻碍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重要原因的结论。为此提出,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企业重组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加强煤炭企业自组织能力成长是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的有效途径。 通过上述研究,为建立煤炭产业组织优化理论奠定基础,并对今后研究工作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