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践证明,NGO已成为预防和治理艾滋病疫情的重要组成力量。自中国大陆在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至今,艾滋病疫情发展一天比一天严重,艾滋病病毒的发展已成为一个影响人类健康和全球社会公共管理问题的重要因素,防艾形势异常严峻。随着全球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各个国家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治理格局日趋凸显。政府部门有限的管理能力和社会资源已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社会问题及民众需求,政府急切需要NGO来帮其维护市场和社会秩序,以减少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云南省作为全国艾滋病疫情的重灾区,NGO参与防艾领域必然成为社会公共治理的趋势和要求。本文立足市场失灵和志愿者失灵等非营利组织理论,研究和分析NGO参与云南艾滋病防治工作,采用了实地调研、文献研究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甄选了在云南防艾工作中具有代表性的—云南戴托普药物依赖治疗康复中心、昆明行为与健康研究中心及云南平行等11家NGO,同时还走访了云南性病艾滋病协会和省防艾局等政府管理部门,利用大量鲜活的NGO参与防艾工作实例,理清了参与成果,找到了存在的问题,并梳理问题和原因。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NGO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和启示,结合本人自己的工作实践,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能够进一步完善云南以政府为主导和社会组织辅助参与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格局,减少艾滋,遏制艾滋,提高公共治理水平和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是从非营利组织理论入手研究,通过问卷和走访调研分析了NGO参与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情况,以及找到了存在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这些研究结论比较符合新形势下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客观发展规律,可操作性强,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