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公正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engwu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认知公正”为题,考察了知识的社会辩护问题。这是一个跨越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研究,将处理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求知活动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道德政治实践统合起来考虑,并试图证明,二者应该是合一的。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在知识的社会辩护中,知识的合法性来源于公正的知识生产社会过程,而这个过程必须体现参与者之间的平等、自由关系。本文的口号是,将每个人都当作不可替代的知识来源。在第一章引言中,我考察了“认知公正”这个词组的用法以及意义。随后提出了本文将要采取的用法,即在认识论中引入伦理学、政治学的考虑。然后,介绍了围绕这个论题的相关研究,从而初步勾画了本研究的概貌。第二章从知识辩护理论入手,考察了知识的三因素定义,进而考察了“辩护”概念。辩护是一个评价性概念。辩护理论的发展必将从内在辩护发展到社会辩护,从私人辩护发展到公共辩护。与“认知公正”最为相近的认识论术语我们认为是知识的辩护,即主体怎样才能合法地持有一个知识主张,这包括了认知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知识辩护中内在论的视角和外在论的视角都是必要的,内在辩护论遇到的困难表明内在辩护并不能单独承担起知识辩护的重担。特别是在当知识生产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下,知识的社会辩护的规范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章突破了经典认识论对自治的认识主体的预设,转而在群体中寻求知识的有效性辩护。第三章以科学和民主的关系历史为线索,结合当代知识生产状况,看“认知公正”概念的提出的理论必然性。在思想史上,“认知”与“公正”是分属于不同的学科的。“认知”是一个认识论概念,“公正”是一个伦理学、政治学概念。前者属于理论科学,而后者属于实践科学。因此,并没有出现“认知公正”这样的理论语言。但是“认知”与“公正”二者在思想史上以及在实践上并非没有关系。在思想史上知识论和伦理学、政治学有时被分开,有时又融合。本章试图表明,二者应该相互依赖、相互补充、融为一体。第四章确定了几个当前社会知识生产、传递和解释过程中的几个认知公正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确定几类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出现了知识的社会辩护问题,以及相伴随的资源和权利的分配问题。这些场景有:因认知依赖性而来的证词的社会辩护问题;专家知识以及相应的知识伦理问题:本土知识与文化权威的问题,这个问题关乎话语权之争以及相应社会利益的争夺;商谈民主问题,这个问题是关于知识生产中的程序问题;公众参与科学也是一个知识生产民主问题,但是产出的产品是科学知识。虽然“商谈民主”的讨论所涉及的关于“共同的善”知识与科学所生产的知识都需要民主程序,达成共识。第五章重新总结了何为“认知公正”,并提出了“认知公正”的概念以及“认知公正”诸原则以及相应的根据。“认知公正”就是知识的社会辩护。第二小节具有总述的作用,然后分别从分配的公正、交换的公正以及话语公正的角度论述了“认知公正”所涉及的各个层面。知识的生产依赖于知识生产的社会组织,知识必定是在一个社会认知权威结构中以及一定的参与程序中受到辩护的。认知权威结构以及参与程序都应体现分配的公正、矫正的公正,以及话语公正。
其他文献
<正> 尽管六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八册中,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就有限小数而言的,但学生在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特别是在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时,还是不自觉地、无意中接触了许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中药决明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及建立合理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从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分析着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和内容分析法,力图通过具体与详实的数据,反映项目
随着开采水平的延伸和开采范围的扩大,矿井生产向纵深发展,矿井水害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在充分熟悉矿井防治水工作流
法拉第是19世纪最重要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他一生作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发现,并在其实验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力线思想及场思想,对后人的科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些科学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数据的规模呈几何式的增长,不管是企业还是政府都积累了大量的成本数据。当前的成本控制思路,多是按照财务管理的思想,利用财务管理中的基本公式来具体
胡愈之(1896—1986),是我国新闻界的前辈,在书籍、报纸、杂志的编辑出版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为我国的进步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胡愈之最大的特点就是把记者、编辑生涯和他
2017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我国一些地区存在的"弃风弃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2016年8月15日,中国生物多样性
油气管道运输对全球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能源调配作用,尤其是亚洲国家以及新兴经济体能源需求的飞速增长,推动了油气管道建设的发展,众多大型跨国管道得以规划和建设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是众望所归,为推进其专业化进程,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收集到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实现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分析实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