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苋汤湿敷治疗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血热型)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4605300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瘙痒、灼热感、紧绷或干燥感、刺痛感症候的变化,以及Visia红色区、纹理、紫外斑绝对分值的变化,探讨重苋汤湿敷治疗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观察病例均来源于2019年2月至2019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皮肤科门诊。共纳入65例诊断为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整个研究以Visia皮肤测试仪与人工评分相结合的方法更加全面客观评价重苋汤湿敷对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治疗组: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商品名:贝复济;生产公司:珠海亿胜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S10980076;规格:21000IU/5g/支)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生产公司:Mobilat Produktions GmbH;批号:H20110296;规格:40g/支),配合使用自拟重苋汤湿敷方,方药组成:重楼9g、连翘30g、马齿苋30g、黄芩30g、薄荷10g、牡丹皮15g、白鲜皮15g、地骨皮15g。(颗粒剂剂型由北京康仁堂有限公司生产提供)使用方法:准备300ml开水加入颗粒药中,放凉至室温,六层纱布沾中药液,拧到纱布不滴水,将纱布敷于患处,共15分钟,后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日2次,连续用药,疗程为28天。对照组:给予清水湿敷,再应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后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使用方法:先清水湿敷,后分别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每日2次,连续用药,疗程为28天。观察方式:①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后,给予全面部Visia拍照作前后疗效对比,并进行Visia全脸皮肤分析,研究者客观记录面部红色区域、紫外线色斑、纹理的绝对分数值。②研究者根据受试患者病情按照附录中的临床观察表,客观记录患者数据以及不良反应情况。③研究者根据受试者描述按照附录中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量表,客观记录数据。④治疗结束56天后随访记录患者复发情况,比较随访期间两组疗效。评价指标:参照(2002版)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近年相关文献,拟定症候积分标准,包括4种皮损指标和4种症状指标,4种皮损指标分别为红斑样、丘疹脓疱样、肿胀、脱屑;4种症状指标,分别为瘙痒、紧绷或干燥感、刺痛感、灼热感4个指标,各项指标按照4级评分法判定为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统计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进行描述,统计推断组间差异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等级资料组间比较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症候总积分比较,治疗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和治疗后28天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分别为8.47±2.64分、3.94±2.28分,对照组治疗7天后和治疗28天后分别为10.30±2.07分、5.97±3.02分,且治疗组症候总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皮损方面,治疗组对于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方面的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有效率和有效例数方面,治疗28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5%,其中痊愈3例,显效22例,有效4例,无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66%,其中痊愈1例,显效13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症状改善方面:治疗前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天治疗组刺痛感、灼热感症状积分分别为0.84±0.64分、0.84±0.9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1±0.73分和1.28±0.60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天治疗组刺痛感、灼热感症状积分分别为0.29±0.53分、0.29±0.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0.66±0.77分和0.62±0.62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7天和28天紧绷或干燥感症状积分均有显著下降,瘙痒症状积分下降均不明显,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Visia检测结果:紫外线指标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28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色区域治疗前和治疗后7天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后治疗组3.16±0.9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3±1.14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纹理指标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天后和治疗28天后治疗组分别为3.87±1.96、3.16±1.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4±1.97、4.83±1.7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活质量: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标(Dermatology life qualityindex,DLQI)是国际广泛认可适用于皮肤病患者以调查患者生活质量情况。治疗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0.07±2.29分、5.61±2.26分,对照组治疗7天后和28天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2.79±2.04分、8.35±2.82分。治疗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重苋汤湿敷治疗血热型颜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对红斑、丘疹脓疱、脱屑、肿胀、Visia红色区和纹理绝对分值、刺痛感、灼热感疗效明显,而且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2.重苋汤湿敷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可与不可”篇为《伤寒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迄今无专题研究。本文以宋以前五种古传本为基础,综合探究其流传情况、版本关系,并通过对该篇源流的考证,揭示伤寒原貌,解读有争议的相关问题,以体现“可与不可”篇的学术价值,弥补当前伤寒文献研究的不足,促进伤寒学术研究的发展。方法综合运用文献学、版本学、目录学、文本发生学及对比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全面追溯“可与不可”篇的流传情况,对宋以前五种传本的目录及
目的:定量测量基于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获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肺小血管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分析COPD患者肺小血管面积与肺截面积比值(percentage of cross-sectional
研究目的正中多生牙在儿童口腔中十分常见,其较为隐蔽。正中多生牙的发病原因在学界仍没有定论,其多发生于患儿牙列更替、牙弓发育的阶段,往往会对患儿前牙牙列的美观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于正中多生牙进行及早的正确诊治是十分必要的。CBCT技术相比其他口腔二维摄影可以从三维视角检查口腔,更有利于排除影像上的干扰因素,直观地诊断位置隐蔽的多生牙,且对于正确拟定手术计划和术后维护的设计也有很大帮助。本次研究
背景:外膜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外膜成纤维细胞(adventitial fibroblasts,AFs)作为外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对外膜成纤维细胞的影响及其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II type 1 receptor,AT1R)的关系。方法:动物实验
学位
研究一:养阴法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证据分析目的基于GRADE分级系统,整理养阴法治疗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对其证据进行分级,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数据库、Pub Med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
扬琴是一件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的击弦乐器,起源于波斯,中东等地区。它在明末清初经由欧洲传入中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在早期,扬琴表演大多伴随着歌曲与戏曲。到了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扬琴表演艺术开始了新的时代,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扬琴艺术流派。随着时间进一步的推进,新中国成立后,当代扬琴艺术在多个方面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其中,在音乐创作方面,传统与西方技法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创作风格,并出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近年来出现并流行起来的会计和报告业务管理方式。作为一种新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是企业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上的最新应用,其目的在于通
平阳木版年画是山西省临汾市的特色艺术文化,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部分,近年来中央政府实施精准扶贫,又进一步促进了它的传承。本文基于精准扶贫政策背景,研究平阳木版年画衍生设计,让平阳木版年画作为一项文化遗产的同时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使传统手工艺者也能自给自足,同时成为带动临汾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创收的途径。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解读精准扶贫政策内容、掌握平阳木版年画的发展
目的评估内蒙古地区40~65岁人群未来十年心血管疾病防病风险,分析常用的国外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是否适用于内蒙古地区人群,为国内心血管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更新和建立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15年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简称“高危筛查项目”)内蒙古地区的六个项目点,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40~65岁常住居民40890名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生物样本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