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产物,ARCGIS经过漫长发展与演变,在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等众多领域已被广泛认可与应用,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地形设计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础,对场地现状资料进行快速收集、合理分类,对隐含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对高程数据进行精确计算与分析,对预期效果进行展示和评价,是现阶段景观设计师所必备技能。传统的地形资料收集主要靠现场人工测绘和文献资料查阅,不仅工作量大,数据的准确性也不能得到保障。ARCGIS是集资料收集、矢量分析与效果表达于一体的系统软件,可以快速准确的收集到地形分析所需信息,并对所得信息进行准确分类与计算,为地形设计阶段提供准确的三维地形模型及坡度、坡向等信息,为后期资料查询与效果表达提供了可靠信息。本文以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为案例,采用ARCGIS为手段,对风景园林地形设计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在地形设计初始阶段,ARCGIS技术快速准确的获取场地信息,同时,可挖掘出地形中的潜在信息,对场地的坡度、坡向等信息以位图形式进行快速精确的展示,为方案设计提供准确参考信息。2、在地形分析阶段,ARCGIS可对场地内任一位置进行可视域分析,并获取任一方位可视域面积与范围,为景观节点的设置提供理论依据。文中通过对选取点A-F可视域分析,发现,在用地范围内,阳性及半阳性方位内地形坡度与可视域面积呈负相关;阴性及半阴性区域,方位内地形坡度与可视域面积呈正相关。同时,ARCGIS还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得任何两点间的剖面图及视线透视性,保证对景、障景、借景等设计手法的使用恰到好处。3、在景观评价阶段,ARCGIS可对用地内的地形坡向、地形坡度、空间透视性、用地适应性、建设用地范围、可游览区域等因子进行分析,获取对应的区域位置关系图及面积。本文对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进行评价,并通过权重叠加功能进行分析,得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敏感度的4个等级分布图及对应的平面位置与面积比重,分别为:Ⅰ级敏感区域面积为4.94km~2,占规划总面积的8.72%;Ⅱ级敏感区域面积为32.92km~2,占规划总面积的58.14%;Ⅲ级敏感区域面积为8.56km~2,占规划总面积的15.11%;Ⅳ级敏感区域面积为10.2km~2,占规划总面积的18.03%。研究表明,ARCGIS在风景园林地形设计中具有便捷性、科学性及高效性。在面对大场景且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时,ARCGIS可以快速准确的获取基本地理信息,并可通过归类分析挖掘出数据中隐含的潜在信息,为风景园林地形设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这是常规规划软件所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