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离子掺杂氧化物荧光体在无机发光材料中发挥突出作用,它们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以及环境友好性,可以很好地应用于照明,显示设备和固态激光。随着照明显示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致力于探索氧化物荧光体的改进和现代显示系统的新型氧化物荧光体材料的开发。钛铌酸盐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发光性能,是一类重要的自激活基质发光材料,已经成为无机发光材料中的热点体系。本文以钛铌酸盐GdNbTiO6作为基质材料,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GdNbTiO6:Eu3+、GdNbTiO6:Dy3+、GdNbTiO6:Tb3+和 GdNbTiO6:Tb3+,Bi3+。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法、Rietveld结构精修、光学性能测试、荧光衰减曲线以及CIE色坐标等,对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GdNbTiO6化合物是首次作为荧光粉的基质材料。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GdNbTiO6的最佳温度为1250℃~1300℃,通过粉末X射线结构解析方法确定了GdNbTiO6属于正交晶系,其空间群为Pbcn,Gd3+离子密集地堆积在平行结构之间,形成层状结构。GdNbTiO6基质由于Nb(Ti)06八面体基团在约509nm处宽带发射,该化合物是一种自激活的发光材料,并具有闪烁性能。通过固相反应制备了 Eu3+/Dy3+掺杂的GdNbTiO6荧光粉,研究了晶体结构,发光性能和相关的发光机制。通过Rietveld方法对Eu3+/Dy3+掺杂的GdNbTiO6的晶体结构,不规则的(Gd/Eu/Dy)3+O813-多面体和轻微变形的Nb(Ti)06八面体组成,形成分层的结构。紫外(UV)和真空紫外(VUV)激发下研究GdNbTiO6:Eu3+/Dy3+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对于红色荧光粉GdNbTiO6:Eu3+,在614nm处的主要发射峰归因于Eu3+的5D0→7F2跃迁,证实Eu3+离子位于没有反演对称性的位置。在273nm近紫外激发下,荧光粉GdNbTiO6:Dy3+在577nm处出现了明显的黄绿色发射。随着激活剂离子的浓度的增加,Eu3+/Dy3+的特征f-f跃迁产生的发射不断增强,而基质的发射强度变弱甚至不在出现,并且基质的发射谱与掺杂样品中的Eu3+/Dy3+的f-f跃迁的激发光谱重叠,这表明从基质到Eu3+/Dy3+之间具有能量转移。新型荧光粉GdNbTiO6:xTb3+,GdNbTiO6:xBi3+以及 Tb3+-Bi3+共掺荧光粉。采用 X 射线粉末衍射法分析和确定所有样品均为单相;对所有样品在真空紫外区域以及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测定,GdNbTiO6:xTb3+和GdNbTiO6:yBi3+两组荧光粉都呈现出绿色发光,研究发现两者的最佳浓度都为1mol%。而在GdNbTiO6:Tb3+,Bi3+共掺杂体系中,Bi3+、Tb3+之间没有发生有效的能量传递过程,其原因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解释。铌酸盐GdNbTiO6、YNbTiO6和CaNb2O6荧光粉进行了氮化处理,即进行阴离子N-的掺杂,并对氮化和未氮化的所有样品在紫外区域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进行测定,发现氮化处理能够有效的提高铌酸盐的发光强度。紫外荧光测试发现加入敏化剂Li+和Al3+有利于红色荧光粉GdNbTiO6:Eu3+发光的性能优化,也能够部分替代钆离子,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GdNbTiO6基荧光粉的易于合成和优异的RE3+掺杂的发光性质,自激活的GdNbTiO6可以作为在各种光学器件中使用的良好候选荧光粉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