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中“无限空间感”的营造手法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r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限”是我国古代哲学及古典美学中的核心概念。中国传统艺术对意境的营造表现出一种尚“空”的审美倾向以及一种趋于无穷的空间意识。在中国古典园林尤其是南方的私家园林中,通过一种特殊的空间建构思路,有限的空间范围常给人以无限的空间体验。研究其背后的空间营造手法,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如何将传统艺术理论转化为当代的建筑设计语言。因此,本文提出了“无限空间感”这一概念,并试图以相关的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从空间的联接方式和空间结构类型两个层面探讨“无限空间感”的营造手法。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无限空间感”的概述,主要阐述了“无限空间感”的概念背景、空间体验特质以及它的生成机制。从静观与游观的关系入手,本文将“无限空间感”的生成理解为对“无限之景”及“无限之境”的营造,它们分别对应空间联接关系与空间结构类型两个层次。第二部分主要从空间联接的层面探讨“无限之景”的营造方式。通过对界面的界定并引入时间的要素,本文将表达了“无限空间感”的空间联接方式分为反转、暗示与模糊。它们分别对应着游园者对“意外之景”、“想象之景”、以及“莫测之景”的感受。这些方式都使人在感知层面体会到一种“景”的无限性。第三部分则从空间结构的层面探讨“无限之境”的营造方式。在讨论了园林的位置经营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提取局部的空间模型,本文将表达了“无限空间感”的空间构成方式分为曲折、层叠与循环三种基本类型并分别对其空间营造手法进行研究。这些手法在不同的层面构建出复杂的空间体验系统从而指向了空间的无限可能性。
其他文献
位于广西陆川县境内的谢鲁山庄,是广西传统园林中保存最为完好的私人庭园,山庄的建造参考了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借鉴了苏杭园林的造园意境,结合广西本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域
本文研究的“滨水居住区"的概念是指:滨临江、河、湖、海、水库、 人工湖等自然或非自然的,具有相当规模水面面积的水体,并且以水体为中心来组织和展开居住活动的居住区。 城市
学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进行及交通系统的建设,出行问题越来越成为交通规划的核心关注点。我国进入了交通系统建设结构性调整的新时期,交通系统建设已经由传统的高速公路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