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中FDI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度研究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wangzhujia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处于高速发展态势,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其技术水平也得到不断提高。当前,中国汽车产业的开放程度可以被视为是最为成熟的行业,尤其是外资的进入对汽车产业技术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也决定了中国汽车产业内部存在内资和外资两种不同属性资本的竞争,这两种资本在运行过程中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对于外资来讲,因为追逐最大利润的本性,决定了它必须通过封锁核心技术,防止技术扩散,通过保持与内资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以期达到挤压内资、抢占市场的目的,以便攫取高额的垄断利润。对于汽车产业来讲,抓住外资进入的机遇来进一步求得发展,提升企业技术水平,这是长期以来该行业关注的焦点。因此,在当前条件下,讨论中国汽车产业外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并测度这种效应进行测度,特别是通过实证方法考察技术溢出的影响因素,为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外资带来的技术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共由7章构成,总体思路为:首先,追踪国内外研究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并对国内研究汽车产业技术溢出效应的成果进行系统分析,为本文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从国际、国内角度出发,对外资的流动和布局加以系统分析,并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外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将汽车产业的外资与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加以联系;再次,研究测度外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模型与经验模型,并以中国汽车产业数据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汽车产业外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主要因素;随后针对这些因素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剖析对汽车产业外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传统的文献研究法;第二类方法是现代实证研究法。在运用这两类方法的同时,还适时插入比较研究方法。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1).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在系统分析国内外有关FDI技术外溢效应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对汽车产业的外资技术溢出的测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析框架,并在测度基础上加以分解,最终分离出本土汽车产业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汽车产业政策等两大因素作为影响外资技术溢出的主要因素,然后分别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其影响程度。采用这种研究思路对汽车产业外资技术溢出开展比较系统的研究,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比较前沿。(2).构造了一套新的测度方法。在相关研究中,目前主要使用经济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来测度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部分学者使用内资企业的生产率来实现测度目标。本文除了采用汽车产业的经济产出作为解释变量以外,还建立以专利授权成果为被解释对象的记录模型,测度影响科技产出的主要因素。将科技产出进入计量模型,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在建立测度汽车产业技术外溢的方法上,有一定创新。(3).建立了政策量化分析模型。在以往研究中,一般分析政策采用简单综述或单变量分析。本文另辟蹊径,通过建立量化模型并采用复合变量对政策实施分析,定量研究汽车产业的政策变化对外资技术溢出的影响程度,这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创新。(4).给出了较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在定量研究基础上,提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外资政策需要重新审视,尤其要注重不同地区政策的差异性,而不是对全国所有地区汽车产业实施统一的外资政策。其主要依据就是不同地区汽车行业的外资对内资企业技术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表在在两个方面:一是因外资技术溢出的基础理论比较缺乏,目前国内外并未就该问题形成主流的理论解释,而是通过实证研究得到相应认识,这样就导致了并不能对外资的技术溢出产生一致的解释。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以构建经验模型,采用实证研究来解释汽车产业的外资技术溢出及其影响因素,并没有专门就该领域外资技术溢出的理论作讨论。二是由于外资在中国大规模存在的时间较短,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仅仅经历了30多年时间,能够直接获取汽车产业的数据难度较大。所以,即使经验模型的构建比较合理,因汽车产业的数据质量将会影响检验结果的科学性。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四个方面:第一,汽车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功能的演化。改革开放以来,因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尤其是汽车产业领域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带动下,无论是资本规模、汽车产量,还是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均取得长足进步。这种进步,部分直接来自外商直接投资的贡献。比如,80年代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主要功能在于缓解该产业资金不足的困难,这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扮演发挥“资金”的功能;进入90年代后,外商直接投资除了发挥资金功能以外,还承担着促进国内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功能。实际上,这时汽车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发挥“资金”功能和“技术”功能,双重功能比较突出。后来,尤其是到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实力的壮大,对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功能依赖逐渐减弱,主要是借助其先进技术来发展汽车产业。因此,这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扮演“技术”补充角色。在技术获取方面,除了汽车跨国公司直接转让技术进步其子公司以外,还通过发生技术外溢效应来促进本土企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汽车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确实对本土企业发生了技术溢出效应。得出这个结论的主要证据在于:无论是采用生产率模型,还是产出模型,均能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土企业的技术进步之间保持正相关关系,而且这种关系还十分显著。此外,汽车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所发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为2000年以前的技术溢出效应程度较高,而这之后的10余年期间,技术溢出效应有减弱的趋势。第三,采用分阶段检验、科研经费投入等解释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影响汽车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本土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和外贸政策两类。在单独研究这两类政策的影响后发现,本土企业对外资技术的吸收能力越强,则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程度就越高,且显著度就越明显。而汽车行业的外贸政策开放度越大,则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程度也越大,效果越显著。第四,到目前为止,纵观国内外关于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建立在经验研究基础之上,而并没有形成主流理论对其加以解释。因此,如何建立解释外商直接投资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应成为该领域以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众多航空公司为达到扩大自己航空网络的目的,通常会达成一致的合作协议,共享双方或者多方的航空网络,组成航空战略联盟。航空联盟成员间的合作,事实上是建立
本文以MF公司为例,研究了企业改制后员工持股制度的应用。MF公司属于中小企业行列,主要经营面粉、麸皮的加工和销售。粮油属于我们的刚性需求,因此,粮油行业的发展不可忽视。在经
研究背景作为一种流行范围极其广泛、患病率增长迅猛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糖尿病造成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峻。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人们生活
为了降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离心成型的过程中滚轮产生的噪声,在滚轮接触表面附着一层薄的阻尼材料可以起到减小滚轮系统振动噪声的作用。根据离心机滚轮系统结构设计了滚轮阻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临床症候群,包括肥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耐受不良、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其中,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作为MS的常见始发因素和核心环节,与其发生发展
科技的进步,推动着集成电路技术和密码学的快速发展。智能卡芯片就是集成电路设计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智能卡不仅应用于金融,医疗,电力,通信等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同时在关系着
目的明确GAD67-GFP小鼠精神分裂症(SP)发生后GABA能神经元在海马的表达;阐明GABA能神经元与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新生颗粒细胞的共存模式,为SP的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和理
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庞大,改革开放以来,其在分散经济风险、熨平经济波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市场竞争机制方面,都发挥了十分明显的作用,其也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产企业逐步采用喷码机替代人工喷印,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市场对喷码机的需求越来越大。但与不断扩大的喷码机需求局面相比
住房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与整个人类息息相关。住宅设计——是十分复杂的课题,隶属于交叉关联学科。对于一个建筑师来讲,描绘几套高档豪宅也许不算是什么难题。而设计